朱元璋转过身,目光审视般地看向陆羽,那蒲扇般的大手又朝着陆羽轻轻拍去,“你是不是又在跟咱耍心眼?
是不是还惦记着之前那事儿?”
陆羽故作茫然地抬起头,眼神清澈中带着几分懵懂,迎着朱元璋的目光问道:“陛下说的是何时之事?
之前得了风寒,脑子对以前的事也忘得差不多了。”
陆羽语气坚定,表明自己确实是为正事而来,“银行一事已经耽搁数日,在武英殿内微臣处理的政务。
牵扯了太多与大明银行相关的经历。
大明银行关乎国家根基,重中之重,万不可如此继续下去。
还请陛下应允微臣所请。”
陆羽一片赤诚之心,言辞恳切。
朱元璋背着手,在陆羽身边来回踱步。
陆羽这话他爱听,可他实在不太相信陆羽。
在朱元璋眼中,陆羽一直像条滑不溜秋的泥鳅,一不留神就想躲回家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一点都没有大局观。
“那你且给咱说说,这大明银行之事为何如此重要?
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武英殿大学士的辞呈,咱可不能答应你。”
这时,朱标也走上前,轻声笑道:“先生放心,父皇还是讲道理的。”
关于汝宁公主的事,几人言语间
已有默契地略过。
再不谈起!
眼见在这武英殿内。
武英殿大学士、国子学前任祭酒,名满天下的实学圣贤陆羽要开口了。
殿内的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以及他们身旁的下属们,纷纷备好文房四宝,伏在案几前,拿起毛笔。
准备仔细记录。
“有必要这么大张旗鼓吗?”
陆羽苦笑着说道。
朱标目光炯炯地看向陆羽,催促道:“先生还是快说为好,父皇的脾气可没那么好。”
被朱标这么一“威胁”
,陆羽幽怨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娓娓道来。
他算是看明白了。
今日若不好好表现一番,恐怕难以脱身。
要是不接下大明银行的差事。
他在这武英殿内一直勤恳办公,到退休也未尝不可。
大不了日后再寻个机会,把辰时上朝的规矩改一改。
反正自从他陆羽来了,这大明洪武一朝改变的规矩又何止这一件,而且这些改变对百官、对皇家君臣都极为有利。
不过此前陆羽事务繁多,还没来得及提这事罢了。
眼下他即将离开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