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禅位以后,楚王就再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到时候众人自然就是当之无愧的拥立功臣。
因此,众人便决定,明天一早便再次进宫面圣,请求陛下颁发禅位诏书。
就这样商定后,众人终于放下心来,一脸轻松的返回各府。
郗虑更是一直将赵温送出府外,看着他的马车离开后才返回。
这已经是最尊贵的待遇了。
之所以如此礼遇,就是因为此次多亏了赵温看出其中的关键。
若不是他及时指出的话,恐怕自己到现在还蒙在鼓里,满头雾水。
郗虑也不得不赞叹道:“看来姜还真是老的辣!司空为官二十载,倒真的见识颇丰。
以后必定还要多与他走动。”
其实,赵温之所以能够看出,一方面因为他见惯了朝中之事。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背后高人的指点。
此人便是与赵温有旧情的荀彧了。
荀彧的叔父荀爽曾经也曾担任司空,可以算是赵温的前任。
正是因为荀爽在董卓伏诛的当年便因病去世,这才轮到了赵温担任司空一职。
所以,赵温与荀爽,以及他的侄子荀彧都有交情。
这次荀彧进入长安后,也是第一个登门拜访,共叙旧情。
赵温为人忠义,而且是一家忠烈,兄长赵谦就曾经是司空。
所以在以前,他为了维护献帝的尊严,曾经数次顶撞曹操,险遭杀身之祸。
不过,他在与荀彧的一番交谈后,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荀彧当时仅问了一句话。
“不知先生忠的大汉社稷,还是献帝陛下?”
赵温听了,脸色骤变。
他整整思考了三天,才最终有了答案。
若是在以往,皇上与社稷是牢牢捆绑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