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的领导听得频频点头,手指在会议桌的智能面板上轻轻滑动,调取“1号”的档案资料说道:“这个提议好。
既然要做试点,就一步到位,把脑机接口、量子加密、模块化能源系统都装上去,搞一次全要素实战化测试。吴总,你觉得需要多久能拿出初步方案?”
吴浩闻言,略微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抬头迎着众人的目光说道:“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问题就在统筹和实践上面。
比如需要将各单位数据接口提前打通,然后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才能构建系统集成的初步架构图。”
首座的领导微微颔首,手指在智能面板上暂停了“镇海号”的资料翻页,会议室的空气仿佛随着他的动作凝滞了一瞬。
“小吴说得在理,跨单位的数据壁垒确实是横在眼前的一座山。”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吴浩身上,说道:“如果由海军装备部牵头成立数据对接专班,协调各单位开放非涉密基础数据,你估计多久能完成接口适配?”
程海峰副所长率先接过话头,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敲出哒哒声响道:“数据格式统一是关键。
我们所去年和航天部门合作时,光是通信协议就磨合了半个月。要是能制定一套通用的数据标准,进度能快不少。”
他推了推老花镜,目光带着期许看向吴浩,说道:“浩宇科技在跨平台数据兼容这块经验丰富,能不能牵头做个标准草案?”
吴浩还未开口,汪良工点了点头说道:“我举双手赞成!与其各搞一套闭门造车,不如大家坐下来把规则定清楚。
不过标准里得预留升级接口,咱们这技术迭代速度,半年就得更新一版!”
陈司长调出一份时间轴图表,红蓝色的进度条在屏幕上交错闪烁道:“我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海军内部先打通科研院所和造船厂的数据链路;第二步,吸纳军工集团加入;第三步,逐步开放高校和民营企业。”
他看向首座领导说:“这样稳扎稳打,既降低风险,也能积累经验。”
会议室的气氛愈发热烈,有人解开领口的纽扣,有人凑到白板前补充思路。
“说到数据标准,”周老突然开口,金丝眼镜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说道:“量子加密协议的兼容性也得纳入考量。
一旦实施,不同单位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各有特色,怎么确保在共享平台上无缝对接?”
这个问题让讨论骤然深入。
吴浩滑动平板,调出一组复杂的加密算法对比图说道:“我们团队正在研发动态密钥适配技术,就像给数据穿上可变形的‘防护服’。
不过需要各单位提供现有加密系统的底层参数,当然,完全可以在脱敏处理后进行。”
“这倒是个新思路!”程海峰眼睛一亮,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说道:“相当于给数据共享上了双重保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