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人也有很多过去跟着专家学的,至于能学到多少,就看自已的本事了。
林清月本来就很聪明,从上学就能看得出来。
她也只看着专家操作了两次,就学会了。
一开始还用普通的杨树试过,感觉练习得差不多了,就去找专家,问问他们能不能自已操作也试试。
专家给了她五个枝条,让她自已做好标记。
后来,她接的那五个枝条,居然全都活了。
而专家接的,成活率还不到百分之六十。
当时到家里她还和顾父顾母说了,两个人都不相信。
“也不想想你是什么水平,专家是什么水平,肯定是你标记的地方不对,你把自已接的和专家接的弄混了!”
“专家的成活率才百分之六十,你的怎么可能全都活了?”
那时候的自已还很生气。
她记得很清楚,可就是没有一个人相信她。
后来对嫁接熟悉了之后,她才知道这个靠的也是运气,当然技术水平也很重要。
那是一种手感,割得多深,怎么接,都靠经验和感觉。
没想到重生回来,居然会嫁接酸枣。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不过……
林清月想到水库边大片大片的山地,上面种的都是红薯。
平常的时候就在那歇着,也很浪费。
要不要和村长提议一下,把那边改成种果树?
那他们这边的果园,提前十年就能部署完成。
不过这种事村长也做不了主,还得去和镇上的领导商量。
还有就是果树的品种。
算了,还是先整酸枣树吧。
收完玉米之后,接着就是地瓜。
刨地瓜的时候,村里大大小小的人都乐开了怀。
主要是地瓜不用上交,全都在村里分了。
就连五六岁的孩子都跑到地里帮忙,把一个个圆滚滚的地瓜抱到地头上。
今年牛栏村秋收比往年轻松多来,拖拉机一车就能拉很多。
以前的时候都是用大木车推,或者是肩膀挑,往村里办是个大工程。
可现在只要把东西放到大路上,装到拖拉机里,不一会就能送到打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