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宗想了想,
皇帝的皇,太阳为日,化妆乔扮,组合一块:
“就叫我黄日化吧”
“好,黄爷跟我走…”
杨见注意到宫里出来六个人,尾随身后。
两人街上溜达了半个时辰,在人群中穿梭往来,始终不得其门。
杨见说:“黄爷,我找个人问问”
眼光瞥见墙角一个剃头匠,闲的没事嗑瓜子,上去打个拱,
“老哥你好,请教一下,哪里能找得到张常‘同道会’?”
剃头匠半天没有生意,无精打采,听杨见一问,立刻来了神:
“你问张仙人,是不是想入会?”
“嗯呐!”
“好极了!我也是张仙弟子,走,我带你去…今天正好最后一期培训班,你可问准人了,”
冲旁边卖瓜子、花生的老头招呼一声,“牛哥,替我照料摊子,我去去便回。”
“没问题。”
两人紧跟剃头匠,一前一后走过两条街,来到一家闭门的大院,剃头匠敲敲门环,里面伸出个脑袋,
“这两位是想入道拜师的,荣嫂在不在?麻烦通知一下,”
“吱呀”一声,朱门大开。
“进来,”一个30来岁的汉子招呼。
三人进屋,里面坐着一个40来岁的妇人,看到剃头匠说:
“划一手,怎么回事?”
划一手说:“荣嫂,两个人想入道会,是积功的事,我给你带了来,”
荣嫂细细打量两人:“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人氏?”
杨见说:“我俩住城西,他叫黄日化,我叫杨见,听说张仙神通广大,所以想入同道会,挡挡劫难,”
荣嫂耷拉着老眼:“城西有我们的分道,在当地入,不用跑那么远”
杨见心思电转,赶紧编理由:“哦,我们两个在街外做生意,挨得近,”
“这样啊,那好吧,交钱每人一个金币,来的正是时候,新班授课刚开始…”
杨见从口袋掏出两个金币交给荣嫂,荣嫂在账本记上两人名字。带他走入后院,后院搭着凉棚,下面乌泱泱一排人头,不少于百八十人,正听上面一个道人讲课。
荣嫂说:“左边有凳子,坐听师父的话,照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