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格调和内涵不是?
但他转念一想,咱这家公司是做手机的,尽管创建它的初衷是薅羊毛,但公司搞也是真搞,以后手机生产出来,难道叫……重新定义手机?
不伦不类的。
李建昆把这件事儿说给孙震义听了,然后问:“你有什么想法?”
孙震义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按照他的立意延伸之后,脑子里灵光乍现:“要不然叫……‘标准’?”
标准科技公司。
标准手机。
雾草~
李建昆睁大眼睛,这名字,很踏马取巧啊。
往后甭管哪家手机制造商,产品做的没咱们家好,那都是渣渣,达不到标准……
此事再次验证,李建昆是个起名废柴:
“不错!”
孙震义欣喜不已,你看,公司名字也是他取的,这和咱自己的公司有啥区别?就算是自己创办公司,规模但凡大点,肯定也要拉投资人。
公司名字也定下后,李建昆出了趟办公室。
等回来时,手上多了两份文件。
提前备好的,只差填字。
一份是从东京法务局,也就是日苯的工商局,搞来的一套公司申请文件表。
一份是借款合同。
孙震义接过后,盯着借款合同,欲言又止。
李建昆解释道:“没让你借,借款方填‘标准科技公司’,我先批给公司一百亿日元。”
虽说自己的钱全砸在日苯股市和不动产里头,但要用个千八百亿日元的,李建昆倒也不缺。
名下的两家银行可不是摆设。
孙震义眼神里有些异样,却也生不起脾气,明白这是李先生掌控他的手段――
公司发展的每一元资金,都是从李先生的银行借的。
并且有高额利息、滞纳金等等费用。
反正只要公司不上市,财报也不需要对外公开。
那么假如某一天,自己想要反水,李先生就可以收回公司资产。
孙震义倒是能理解,这么大的投入,没点把控反而说不过去,只是……
李建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用心办事的人,不会被亏待。”
蓦地,孙震义又想起鹤田中村。
遂恢复激情,咧咧嘴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