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着?我们蜀地不是大乾的领土?蜀地的百姓不是朝廷的子民?这出事的时候,朝廷想不起来我们蜀地,如今要交税收了想起来了?”
顿了顿,她又道:“当然了,我们蜀地向来是忠君爱国,要交税收也不是不行。
可是前两年的灾祸,我们蜀地管岭南借了不少粮食,这还没还完呢,哪有余粮去交税粮?要不然您去岭南找李大军问问,这粮食能不能不还了?”
李大军那是陆晨阳提拔起来的,以前就是个捕头,他哪敢找他去问?
张茜又道:“我们蜀地向来是最讲道理的,干不出来那赖账的事!
人家雪中送炭,我们总不能恩将仇报吧?我也没法跟百姓们交代啊,说我们不还粮食了,要给朝廷交税粮?”
蜀地刺史羞愧离开。
她就喜欢看着这些无能之人在她面前,看不惯她,又拿她没办法的样子。
士兵就来送信了,一脸喜气洋洋:“张大人,大人打了胜仗,听说活捉了鞑靼的大将军扎尔,现在两国正要和谈呢。”
张茜怔了一下,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去准备一批物资送到雁回关。”
顿了顿,她又道:“多放点粮食,咱们陆大人,就喜欢粮食。”
大概是因为见过太多饿肚子的人,陆晨阳对粮食几乎有了一种执念,连骑兵都得靠后的那种。
士兵立刻应了下来:“是!”
此时的宁州,崔俊和燕行都在高铭的刺史府里,他们也收到了消息,鞑靼大败,两国要和谈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崔俊如今越发沉稳,他温声说道:“陆大人当真是非同一般,居然这么快就能促成了和谈。”
高铭笑着说道:“当初大人去岩泉县的时候,也是很快就跟东夷人促成了和谈,结束了双方几百年的斗争。”
说着,他看向了燕行:“此事世子最清楚了。”
燕行点了点头,含笑着说道:“是,当时他说,要想百姓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就必须要和谈。
他威逼利诱,什么手段也都用了,如此才达成了和谈。
他当时为了此事,也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
崔俊叹息道:“外人只看到结果,却不会知道大人付出了多少努力。”
燕行深以为然:“他是个确定目标就要达成的人,如果当初东夷人不答应,就算是将东夷人灭族,他也一定要让岩泉县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的。”
能和谈那是最好不过,大家和平相处。
如果不能,陆晨阳也略懂一些兵法。
对陆晨阳来说,他要是让岩泉县百姓安居乐业,所有一切会影响这个目标的因素,要么解决,要么铲除。
铲除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高铭眼神闪了闪,说道:“现在两国和谈,可不像和东夷人和谈。
这里面牵扯的问题可就太多了。
我想朝廷里,太子殿下和陛下想来也有一些想法,大概会与大人的想法有些出入。
可这和谈一事,必须要确定个主次,只怕朝廷里也会有一番争论。”
这话说的委婉,但其实就是,谁都想做这次和谈的话事人。
这可是与鞑靼和谈啊,一旦签订了和谈条约,负责此事之人,定会名垂史册。
高铭觉得,以乾元帝和太子殿下的性格,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想要主导此次和谈。
可陆晨阳也不是软柿子,怎么可能让他们摘桃子,到时候肯定要发生冲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