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整个辽阳城里最不希望阿济格走的人就是他。
是以,他犹豫一阵之后,还是冒着得罪阿济格的巨大风险,用尽可能委婉的话语,表达了反对阿济格在这个时候离开辽阳的意见。
出身佟佳氏的准塔,也是一员正白旗的宿将,不论是对阿济格,还是对萨穆什喀,他都很熟悉。
阿济格外强中干,色厉而内荏的一面,他心知肚明。
所以,阿济格的出走之意,以及萨穆什喀的劝谏之意,他都听得明明白白。
而且他也很赞成萨穆什喀所说的,所以立刻一起劝谏道:
“请王爷三思,当此之际,王爷若率军离城,城中驻防八旗士气恐将大受打击,王爷离城之后,辽阳城若有闪失,只怕皇上那里,会对王爷有所误会。”
准塔试图搬出多尔衮来压阿济格,结果却适得其反。
阿济格不仅不吃这一套,而且闻言对他怒目而视,冷冷说道:
“误会?误会不了!现在辽阳内外形势发生变化,我军以数万兵马之众,集中于一城之内,束手束脚,被动挨打,绝非上策!何况皇上派本王前来,除了增援你们之外,另有其他重任。”
“敢问王爷,另有什么重任?”
这个准塔,是天命年间“五大臣”之一扈尔汉的儿子,既是正白旗的老将,又是多尔衮的亲信,有多尔衮撑腰,并不怎么惧怕阿济格。
所以,当其他人听了阿济格的话后,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说什么,可是他却直接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银子。那笔银子,要送回盛京。”
阿济格冷冷说道。
他甚至不需要明说,在场的满蒙大员都知道那笔银子指的是什么。
那笔银子辛辛苦苦运来,本来为了与金海镇交易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但是现在却成了一个负担。
二百万两白银,对于盛京城来说,其实并不算什么大数目。
毕竟他们立国这些年来,光是从关内抢掠而来的银子,就远远不止十倍于此了。
但是,那些金银财货大多数都掌握在八旗权贵手里,尤其是黄台吉时期的所谓上三旗权贵手里。
包括多尔衮、阿济格自己,也都是身家不菲的大财主。
可是这些八旗权贵的财富再庞大,也是属于一个个王爷贝勒私人的,并不是户部掌管的可以随时动用的“国库”藏银。
而说到户部的库银,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虽说这两三年来,他们与宣大那边贸易断绝,又从朝鲜那边压榨出来一些,户部库银积攒下来不少,但是二百万两现成的可以随时动用的银子,也并非一个小数目。
所以,对于阿济格给出的这个理由,一时无人敢于反驳。
然而就在众人沉默之中,突然有人说道:
“王爷,不就是护送银子吗?奴才毕力克图,愿意为王爷代劳!”
众人一听,瞬间对其侧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