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相邻地界关系的具体规则 > 第152章 历史的脉络(第2页)

第152章 历史的脉络(第2页)

从荣京大学的一名普通教授,一跃而成联合政府筹备组的总负责人,楚天雄只用不到五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合纵连横,拉拢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国家,组成了联合政府。

联合政府的第一刀,就对准了光荣王朝。

只要先拿下光荣王朝,一统全世界,便指日可待了。

彼时的光荣王朝虽不复昔年的盛况,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处在第一档的国家之列,单独对付联合政府先前的任一一个国家还是没问题的,只是以一敌三,在战术和核心科技上又有所落后,吃败仗便是在所难免的了。

千年战争名字虽然听上去吓人,但并非是一直在打,作为顶级大国,光荣王朝将战火基本一直都控制在别国的领土和边境线上,从未有会有被人打进来的一天。

真正的大战开始,双方都出动了百万人级的军队,在光荣王朝东北两个方向的边境线上展开了战斗。

现代战争,靠的不是士兵有多么勇猛,而是科技,武器,以及将领把握战场信息的能力。

各个方面都略胜一筹的联合政府联军七战七捷,在光荣王朝北方边境重镇安远城及周边地区进行的安远战役中,围歼光荣王朝第一集团军,合计二十余万人。

战役结束,举世皆惊。

一年以后,荣京事变发生,最后女王姜季云与独自深入光荣王朝腹地的楚天雄签下着名的《关于光荣王朝与联合政府合并之协定》。

广义上的荣京事变,指得是姜季云政变登基到最后的皇宫刺杀事件始末,但在秘密组织间流传的说法中,都默认了荣京事变仅仅只有皇宫刺杀事件,这场最后导致了两位天选者殒命的战斗。

这些都是高静岚所熟知的事,可从姜季云政变上台到皇宫刺杀,中间间隔了一年半的时间,一年半,不是一周半,也不是一天半,五百多天的跨度,发生了诸多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

姜季云政变上位时,安远战役尚未发生,光荣王朝与联合政府还在边境对峙,而她的追求与楚天雄一致,立志于世界的统一,结束一切战争。

因而一上位,她就加紧了与联合政府的谈判速度。

消息本是严格封锁的,可凌险峰他们这个组织一直想要拆解同心协力的两位天选者,便抓住这个故意破坏的机会,将消息散布了出去。

一经散播,便引发了轩然大波。

全国人民都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战争日久,如果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利,他们愿意牺牲光荣王朝来换取永久的和平。

另一派则痛斥前者背叛了国家,将光荣王朝千年的积淀付之一炬,更是给姜川瑶等人打上了卖国贼的名号。

只是在长达千年的战争的压迫下,在看到联合政府绝对公平的政策与态度后,更多人选择了前者。

不过众多的反对者,也让姜川瑶迟迟无法签下与联合政府的协定。

僵持不下之时,楚天雄决定以战促和,从东北数个方向发动了对光荣王朝的全面进攻。

最后导致安远战役的爆发。

安远沦陷,并没有让光荣王朝的民众屈服,而是起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因为这场战役中,光荣王朝第一集团军的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在联军攻入指挥部时拔枪反抗,当场身亡。

在那个手机与电脑均已出现的时代,联军攻入指挥部前,两位指挥官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并录下一段慷慨激昂的遗言视频,传到了后方。

“……我们热爱的,是这个国家,为国而死,死亦何哉!”

那一天,整个光荣王朝的爱国血性都被激起,那一夜,光荣王朝的上空,回荡着响彻云霄的国歌,经久不息。

就连力主合并的姜季云,也不得不发表了抗战到底的声明——如果那个不时候不去顺从民意,皇室可能当天就会被愤怒的民众给推翻。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最高掌权者,也不能置身事外。

大量民众踊跃参军,群情激愤,众志成城,竟将战线生生僵持在了安远一线。

实际上,这也是楚天雄不愿下死手的缘故,一旦联军竭尽全力攻击,就算光荣王朝的反抗再强烈,付出一定的代价后,也必然能够一路打到荣京。

可惨烈的现代战争下,这将会死多少人?这样打下的光荣王朝,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加入联合政府?

只会不死不休。

他们要做的,是尽量和平让光荣王朝并入联合政府之中,这样才能让世界上其它观望中的国家下定决心。采用暴力手段,只会让其它国家联手起来反抗自己,得不偿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