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他道,“张老师,你带来的剧本,我能先看看吗?”
“可以。”
张颖从包里拿出剧本,递过来。
他接过来,道,“我先大概看一下,你们先聊着。”
“行。”张颖道。
于是房间里除了赵祯看剧本翻页的声音,安静无声。
周钧、张颖两人也不怎么说话,暗自用眼神交流。
约摸二十多分钟,他快速的把剧本翻了一边,大概知道剧情内容。
确实是女性题材,讲述的是三位30岁女性的各色生活纠葛,包括女性面临的年龄危机、生育选择、城市归属感等问题呈现,探讨都市女性婚恋观及生存法则的故事。
和印象中的一部剧很像,是合格的剧本。
“张老师,现在是上班还是职业编剧?”他合上剧本,笑问。
“其实我没怎么上过班,研究生毕业的第一年算上班了,但入职的公司主要是做话剧制作,当时跑了一年小剧场,带着整个话剧组去深圳表演,就大概上过那一年班。”张颖道。
“是吗?看你剧本对职场的描写,可不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职场女强人。
周钧说爱情而已梁友安的职场描写是你写的,写的非常真实。”
“写剧本的时候,我也去几家大厂采访,跟着一些ea在大厂里观察。
比如说,有一次,我跟一位ea小姐姐在食堂吃饭,会注意到白领们中午吃的饭都不太一样,女生一般都吃沙拉,而男生就吃碳水。
我会把这些细节加进去,就显得会更真实。”
“这部剧本讲的是不同女性在三十多岁的困境,这样的故事在市场上很少见,影视制作公司也不愿拍。
你怎么会想写这样的剧本?”
“因为这个剧本包含了我对女性所处环境更新、更强烈的认知。
从很多层面上来说,这个剧本都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节点。
当我三十岁时,岁月赋予我许多东西,有好的有坏的,那一刻非常有感触,我想写当代女性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
而真正写女性的时候,我会写得更小心、更谨慎。
在我自己的创作中,未来女性形象还可以再迭代,这是实话。
而我写的剧本最想表达的就是解放的态度。
这个剧本讲的是解放年龄焦虑,《爱情而已》则是解放亲密关系焦虑。
我特别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这种解放的力量,不用把所谓的那些社会规训、刻板的东西往自己身上套。
想要一段美好的爱情,是不需要羞于说出口的,永远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着张颖叙述,他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