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八五年后,物价涨了好多好多,连城镇居民平均工资,都从四五十涨到一百元左右。
这让让卫东很不舒服,抓心挠肺的那种难以忍受。
所以难得低声下气开口:“我……我知道是我在收购季的时候没有关注工作,错过了定价要求,你看能不能利用收购账本,再组织人手给所有地区的玉米种植户补款,每斤收购价还是做到……四毛,今年的收购价给到五毛,这补款产生的人员费用也由我们承担。”
实际上这一季的收购还是试购,要在今年才能形成部分玉米生物工程产线,真正运转起来每年的玉米消耗超过二十万吨,现在囤这点都不见得够明年产能消耗。
早期用高价收购来带动农户种植更多玉米,也是常见的套路。
只是这农户收购,往往就是如毛细血管般汇集到大动脉,非常琐碎,很多农户只有几十百来斤。
七万吨就涉及到几十万户农家!
再反过来朝毛细血管补款,工作量比收购时候大得多,尤其容易产生没有对证的贪墨。
非常的吃力不讨好。
李二凤却从之前的叽叽喳喳秒变安静,先说好再迟疑的问:“春节你回来啵?爷爷奶奶在问你,还想看虫虫。”
让卫东看眼周围乌溜溜的三双眼都睁大了听戏。
只好耐住性子:“春节不回去,开春嘛,争取春季我找专家回商州推广一年两熟或者三熟,这种工业玉米又不讲究口感,麻烦你把补款工作做踏实点,让农民能春节多点钱,也莫让人背后戳我们脊梁骨。”
李二凤就记住了最后句:“晓得了,不让人背后戳我们脊梁骨,我晓得了。”
让卫东赶紧收尾挂电话:“好,你春节轻松点,今年商州各方面都做得蛮好,辛苦你了,就这样……”
实在是这边仨眼里都种满瓜田,小蝶是从老爸怀里扯远点观察表情,很少对哪位阿姨这么好的语气。
儿子纯属茫然睁大眼。
凤雏对上眼还忍笑躲开假装忙碌,但把耳朵支得更高了。
等让卫东挂了电话,才尽量语重心长的八卦:“在沪海我看二凤姐都不敢跟你说话,秋秋妹邀请她去平京都不去,赶回商州把事情做完清账,还给虫虫带了新棉袄,说是奶奶做的。”
让卫东只能霸气侧漏:“闭嘴!”
董雪晴赶紧忙着拾掇自己那些文件和电脑,然后又忍不住好奇:“小月妹儿说你在HK又收了个天仙女?”
让卫东干脆抓了儿子摆腿上,拿报纸卷成筒打屁股:“再废话我就换藤条了,没有的事!”
小蝶鼓掌,不知道是揶揄老爹还是赞同打弟弟。
反正起哄的劲头很足,完全没了自闭的感觉,让卫东就作势打得更卖力。
傻儿子只会跟着鼓掌加油打自己。
董雪晴还乐得马上摸了旁边相机拍照记录,顺便自言自语:“春节不知道能不能看看仙女儿呢……”
让卫东不得不去找藤条了。
还是欢乐的。
一家人在沪海除了事多忙了点,其乐融融的感觉很舒服。
只是住在老洋房,秦羽烨的服装公司设计师们天天看着上下,跑新式里弄住又容易被销售公司的员工围观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