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
李崇义走了进来,笑道:“臣在!”
“刚才的话你也听到了,说说你的意见吧,你也推荐一个人吧!”
李崇义看了看低头喝茶的长孙无忌,笑了笑道:
“既然殿下让臣说,那臣就举荐骆宾王,书院公认的才子,二十啷当岁,年轻有为!”
记录对奏的骆宾王抬起头,随后又低下了头。
说实话,他骆宾王倒是想去。
但他知道自己一定去不了。
因为,没有经验。
“王詹事,你也说说吧。
举贤不避亲,你王家是大族,弟子无数,推一个出来,让孤也有点人可用不是?!”
王鹤年笑了笑,直言道:
“殿下问臣,臣就为难了,不过真要选择干吏,臣建议不妨去问一下无功先生!”
“让你举荐呢,无功先生又不在我身边!”
王鹤年拱拱手道:“那臣就直言了。
臣推荐书院学子陆拾玖,他在户部实习两年,又做了三年御史。
还组织过三个县的白叠子抢收事宜,夸赞无数,而且手腕极硬,文武全才。”
李承乾点了点头:“小曹,跑御史台一趟!”
小曹跑了,半个时辰之后又回来了,气喘吁吁道:
“太子殿下,陆拾玖不在长安!”
“在哪里?”
“如今在洛阳!”
“去洛阳干吗?”
“小的不知。”
李承乾笑了笑,直接道:“命御史陆拾玖即刻回长安。
调任幽州,任命其为幽州监丞,和冷诩负责民生问题!”
“喏!”
说罢,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歉然道:
“舅舅,去幽州路途遥远,吴泾年岁已高。
若是贸然下令,不免让世人觉得朝廷对官员苛责一说……”
长孙无忌笑了笑:“太子考虑周全,陆拾玖文武之才,当是最佳人选。”
李承乾笑了笑,接着开始商议下一个问题。
下一个问题是关于长江以南开发的问题,关陇的地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