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重点。
又或者说出发点。
”
正是因为如此,有些演员钻研角色,以日记或者自传的形式把角色的生平一点一点建立,制造出真实感;又或者是亲自体验角色生活,用身体去感知、用五感去体验,让细节把虚构一点点填满,最后着陆地面,赋予角色脚踏实地的真实感。
“我认为,这是优秀编剧和优秀演员之间不需要说出来的一种默认共识,尽管不是每次都是如此。
”
一切,就是这样的原理。
“换个角度来看,编剧看到的是全局,演员看到的则是局部。
这样的差异也就决定了,二者之间相去甚远。
”
“演员的出发点在于角色,故事是因为角色的动作而引发出来的结果。
”
但他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这部分,安森也就没有开口。
当然,这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安森自己也还没有达到如此程度:
一来,没有遇到这样的角色,需要深入挖掘需要构建前史需要建立层次,哪怕“猫鼠游戏”也不算。
“某种程度上,编剧已经给演员偷偷留下了创作空间。
”
“编剧的出发点在于故事,角色应该为整个故事服务。
”
“所以,编剧创作故事创作角色,而演员则是为角色注入血肉和灵魂。
”
斯嘉丽似乎明白了些许,却又似乎没有能够完全明白,“那么,编剧和演员的区别在哪里?”
最后还有一部,表演和诠释。
二来,自己的表演实力没有达到如此水准,真正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话,安森估计也需要好好摸索。
不过,即使如此,一种探讨一种摸索一种分享,也还是受益匪浅,不止斯嘉丽陷入思绪的海洋里,安森自己也忍不住细细咀嚼,把自己的理解和收获丢给同僚,并且等待反馈,对自己的表演展开探索和思考。
斯嘉丽深思片刻,微微侧头看向安森,试图说些什么,话语已经到了嘴边,却不由又吞咽了下去,然后抬头看向马路对面,那个穿着白衬衣的女人。
一切,正如安森所说——
冷静下来之后就能够发现,安森刚刚的话语背后有着逻辑漏洞,事情并不是天衣无缝能够自洽的,此时再回首就能够确认,安森应该不认识那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