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天唐锦绣房俊有几个女人 > 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证(第2页)

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证(第2页)

李承乾恭声道:“当日儿臣与三弟受邀前往房家赴宴,正赶上房家办喜事,房俊陪同儿臣与三弟饮酒,直到夜半三更,宴会散去之后已然宵禁,故而儿臣与三弟尽皆留宿在房家。所以,儿臣可以证明,与商贾之女同入洞房者乃是房俊的亲兵,所谓房俊强抢民女之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恶意杜撰。”

这番话语说罢,大殿上一片静谧,萧瑀与长孙无忌同时面色难堪……

所有人望向太子的目光,都带了些许诧异与玩味。

既然当天您就在房家,所有的事情您全程都亲眼目睹,可却为何不早早出言证明,非要等到萧瑀与长孙无忌一同站出来表态确认立场再无退路的时候,您才开口说话呢?

以往太子给大家的印象便是憨厚仁慈,卓越之能力不仅仅远远逊色于李二陛下,便是兄弟之中的魏王、吴王亦在其之上。大家之所以愿意拥戴李承乾为太子,一则李承乾为嫡长子,乃是皇统正朔,再则便是李承乾的性情,谁不想在这样一位温和宽厚友爱的皇帝手底下当官呢?

然而现在,大家不禁纷纷感叹一声:太子殿下,学坏了……

李二陛下盯着李承乾,目光炯炯,他雄才伟略,焉能看不懂太子之用心?

明摆着呢,就是要让萧瑀、长孙无忌等人退无可退!

总算有了一点储君的霸气,成天面团儿一样算什么样子?

李二陛下心中欣慰,面上却不动声色,环视一周,朗声问道:“诸位爱卿,对太子之言有何看法?”

能有什么看法?

难不成谁还敢指责太子说谎作伪证不成?这是不可能的,储君之威仪使得太子绝不会那么做,说了他适逢其会亲眼目睹,那必然是确有此事,更何况还有一个吴王殿下亦在场,难道两位皇子对替房俊说谎?

大理寺卿孙伏伽道:“先前为难之处,便在于乐彦玮一口咬定房俊事后掩饰,现在有太子作证,自然真相大白。乐彦玮身为监察御史诬陷朝廷命官,其性质极其崩坏,影响极其恶劣,自当罪加一等,臣恳请陛下降旨,将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殿内一片哗然。

贞观一朝,除去谋反大罪之外,尚未有朝臣被处以极刑,现在建议对乐彦玮这般激烈的处罚,孙伏伽这是要站到房玄龄父子那一边,以表忠心么?

萧瑀、长孙无忌二人互视一眼,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乐彦玮,必须保下来……

&n

bsp;萧瑀悠然道:“宾王勿恼,某只是建议陛下不要轻易在房俊一案中表态,以免过后无法收场,并没有说房俊一定有罪,更未曾谏言要处罚房俊。帝王至尊,自当谨言,否则出口即为金科玉律,再难更改。”

马周气极而笑:“这与定罪有何区别?眼下外界舆论纷纷,若是朝廷毫无表态一拖再拖,岂不是让外界认定了房俊的罪名?”

萧瑀道:“房俊一向行事肆无忌惮,恐怕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恃宠而骄目无王法,当真坐下这等丧尽天良之事。”

马周怒极,毫不客气道:“简直荒谬!”

一直静静安坐不置一词的长孙无忌此刻突然开口,淡然一笑,看着马周道:“马宾王乃是能臣干吏,但是毕竟还年轻,未知人心之险恶,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凡事谨慎,方得长久。”

众位大臣看着萧瑀,尽皆暗暗摇头,这简直就是胡搅蛮缠,可是那个乐彦玮一口咬定了不松口,倒的确是一件头痛的事情。现在又加入了一个长孙无忌,可见此事背后定然有着江南士族和关陇集团的影子……

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只需将乐彦玮重重处罚,以雷霆之势拨乱反正即可。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证据,这里是公正严肃的朝堂,非是胡言乱语的市井之间,有证据就治罪房俊,没证据就得处罚诬告之乐彦玮,若是往后再揪出房俊犯罪之铁证,那时候再行处置不迟,岂能一概而论?

可是难就难在此刻是一个敏感的时间节点……

东征!

两年来,大唐境内、边界驻扎之部队大规模的统筹调拨,在保证西、北边疆安稳的同时,抽调大批兵力移驻辽东,幽营二州现已兵营连绵粮秣如山,东征大战一触即发。

若是在这个时候重重处置乐彦玮,必然使得其身后的江南士族感同身受,心有异动倒未必,但暗中做些手脚拖一拖朝廷的后腿,却是完全有可能。

此刻再加上在军中影响力极强的关陇集团……就算是皇帝也得忌惮。

皇帝说起来是天下至尊、手执日月,掌控亿万黎庶之生死,可皇帝也是人,也要受到朝中实力倾轧之影响,不可能当真金科玉律、一言九鼎!

历史上遭受权臣胁迫之皇帝不知凡几,就算是英明神武如李二陛下,也不可能无视朝中势力之相互攻歼,只能从中平衡各方利益,互为牵制,以为我用,能够做到各方势力的平衡,那就是明君。

利益的述求总是、各有取舍、不一而足,所以那等号令一出天下竟从、万众归心视死如归的皇帝只能存在于传说当中,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没有……

永远都不会有。

李二陛下面色黑如锅底,看了看萧瑀,再看看长孙无忌,忽而笑了起来……

你们都认为朕为了东征之大局,便可以牺牲一切、忍耐一切,是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