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没想到中国人竟然会来这一招,人员和装备损失惨重。
中佐急忙命令士兵们撤下阵地,再次躲回掩体里。
他大致数了一下,一轮炮击就造成了近百人伤亡,可谓伤亡惨重。
“八嘎呀路!”
中佐踹着石壁怒骂。
如此卑鄙下流的招数本来是皇军用来对付中国人的,现在对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佐肺都快气炸了。
徐子和在军官培训班的时候听教官讲过小鬼子的这种战术,他今天灵机一动反过来用在小鬼子身上,效果很不错。
……
炮火渐渐向纵深延伸,且越来越稀疏。
一营的战士用最快的速度向日军的前沿阵地逼近。
在炮火覆盖的时候阵地上一般都设置有观察哨,主要就是为了防止敌人在炮击的时候偷袭。
雪花山上的日军阵地本来也是有观察哨的,但是在第一次炮击中被炸死了两个,剩下两个在第2轮炮击来袭的时候也跟着大部队撤到了后方。
观察哨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岗位,死亡率超过了50%。
一般一个士兵只要顶住一轮炮击不死,一般下次就不会再轮到他担任观察哨了。
这也是两个观察哨毫不犹豫跟着大部队撤进掩体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属于他们的那份工作早已经完成。
可是炮击来的太突然,鬼子指挥官根本没想起还要重新布置观察哨。
因此鬼子士兵根本不知道一营在快速接近。
最后200米的时候,为了避免误伤,山下的炮火完全停了。
战士们用最快的速度冲向日军阵地,山路陡峭,很多人手脚并用。
第二次炮击停止了一瞬间,掩体里的小鬼子你看我、我看你,犹豫着要不要冲出阵地。
中国人会不会故伎重施?
日:军中佐也犹豫了,这一耽搁就过去了两分钟。
一营长带着战士们冲进了小鬼子的战壕,几百人一下子愣住了,战壕里空空荡荡的,除了倒地的尸体外一个人都看不到。
虽然他们来的很快,但是小鬼子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吧。
这次与他们作战的可是第114师团的士兵,是最疯狂、最暴力、最禽兽不如的鬼子部队。
就这???
几个念头飞快的在一营长的脑海里飘过,他在5秒钟内就做好了决定,
“机枪在前,所有人上刺刀,沿战壕两翼搜索!”
战士们颇觉奇怪,小鬼子跑哪去了,一种诡异的氛围笼罩在雪花山上。
200米的距离,因为是山路,战士们全力冲击用了一分钟。
跳入战壕后又犹豫了10秒钟,等开始向两翼搜索的时候,炮击停止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分半。
日军中佐在两分钟后才命令部队进入阵地。
这个时候一营的战士们已经离开了第1条战壕,沿着交通壕向防炮洞等掩体靠近。
敌我双方在交通壕的尽头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