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手掌伸向虚无之中,好像在与那些无处不在的英灵进行某种沟通。
“呜呜呜……”
老人在哭,年轻人在哭,孩童也在哭。
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永远的离开了。
棺椁所过之处,哭声响成了一片。
如果有选择,他们不要心爱的人做英雄,要爱的人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
晋城的老百姓绝大多数都是认识江东和谢成瑞等军官的,看到最高长官亲自抬棺,众人心中升起了一丝致敬之意。
那些烈士家属见状心中也欣慰了一分。
自己所爱之人并不是因为当炮灰而死去的,他是为了守护这个家、守护这座城、守护这个民族而牺牲的。
他们的牺牲不是一文不值,他们的牺牲有人记住。
“呜呜呜……”
滚烫的泪水从眼角滑落,打湿了几片地上的纸钱。
沉重的队伍缓慢的在城中穿行着,队伍所过之处,除了哭声和风声外,再无其他声音。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用生命和鲜血守护住了这片土地。
百姓们低下了头,心中充满了感恩。
拉贝先生、卡尔、卡恰诺夫、卡尔爵士、布朗少校、马丁内茨中校,
这些外国人的手上也扎着白布,他们神情肃穆地和晋城的老百姓站在一起,
看到江东等人抬着棺椁经过,他们也齐齐低下脑袋,为死去的中、国战士默哀。
看着缓缓走过的江东和谢成瑞,卫立煌的心中充满了佩服。
一个少将旅长,能放下身份,亲自为死去的烈士抬棺,能做到这一步的将军在整个国军队伍中少之又少。
许多国军军官其实并非铁石心肠,他们对手下士兵的牺牲也不是一点都不难过。
只是战争在继续,失败一次接一次。
他们也想让手下弟兄们入土为安,可是没有那个时间,没有那个能力呀。
江东能为所有死去的兄弟做到这一步,是因为他打了胜仗,有时间、有能力收敛弟兄们的遗骸。
。
那上万个抬着棺椁的独立旅战士们,他们跟在自家长官的身后,一步一顿,神情平静。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将军文人的慷慨激昂之词。
可是真的可以做到死后盖国旗、长官抬棺、守护的百姓铭记,哪个战士不感觉心潮澎湃,牺牲有所值呢。
“有一天我也会这样被战友抬着,从这一条街上经过吧……”
战士们想象着自己牺牲后的样子。
死后能享此殊荣,这辈子也算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