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走了西蒙后,林无咎愉快地伸了个懒腰。
说起来,还真多亏了卡特雪中送炭送来&30340;五十多金镑,这让他不用无奈选择买断制稿酬,有充足&30340;底气和出版社谈判,选择对他更有利&30340;出版方式。
为了让西蒙同意他&30340;主张,所以他&30340;发言站在“如果他&30340;书不畅销如何让出版社减少损失”这一立场。
不过他也没想到西蒙这么容易就同意了,倒是省了他&30340;口舌。
钱多钱少林无咎其实是无所谓&30340;,他只是不想成为被资本家收割&30340;韭菜。
他对自己&30340;作品很有信心。
他并不是脑子一热就开文&30340;。
在那之前,他有做过市场调研&30340;。
如今&30340;时代,正处于新旧交织&30340;转型期,工人阶级已经开始踏上历史舞台。
书籍,这种以往只有权贵阶层才配享用&30340;奢侈品,正在迅速变得廉价易得。
在印刷技术还未革新&30340;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那个昂贵&30340;牛皮书大行其道&30340;年代,普通作家&30340;销量普遍只有几百本,还都收藏在私人图书馆里,成为不少不学无术贵族们用来装门面&30340;工具,平民根本没有获取书籍&30340;渠道。
那时候&30340;书,与其说是知识&30340;载体,不如说是被权贵把玩&30340;艺术品。
但是工业革命来了。
工人们有钱了。
中产阶级&30340;队伍也随之壮大。他们开始有更高级&30340;追求了——读书。
他们需要更廉价&30340;书供他们阅读。
印刷厂&30340;机器也跟着开始革新。
在纸型浇铸铅字活版&30340;“复制版”作为印版大幅降低重制版&30340;费用、铁制印刷机取代了木制印刷机、添加了化学原料&30340;木浆纸取代棉麻纤维纸成为主流、廉价&30340;纸皮书大行其道&30340;当今时代,一本普普通通&30340;书都可以卖上几千册,畅销书卖出几万本更不是什么稀罕事。
狄更斯当初就是因为精准瞄准了中下阶层为受众,创作出贴合他们审美情趣&30340;作品,从而大获成功。
在后世&30340;论文中曾经有学者认为,维多利亚时代小说&30340;受众基本只有6万户左右家庭,只有这些人每年可以花得起1基尼来订阅图书馆会员,或者,每月一先令购买分期出版或杂志连载&30340;小说。(注:3)
林无咎不知道莱特帝国&30340;读者受众情况,但是就他在这段时间&30340;观察和搜集&30340;资料来看,起码可以确定中下阶层才是当今出版物&30340;主流受众。
所以他选择了童工杰克作为小说主角。
这方便让中下阶层&30340;人与主角共情,产生代入感。
正事已经处理完了,现在是时候来处理另一件事了。
“杰克。”
林无咎笑眯眯地看向正在津津有味吃糖&30340;某魔鬼,对方因为他这句呼唤僵住了身体,鼓着腮帮子心虚地看天看地就是不看林无咎。
林无咎笑眼弯弯,用似乎很好说话&30340;和气语气问道:
“我记得我只让你向高瑞出版社投稿,为什么会突然来了这么多收到稿件&30340;出版社?”
杰克摸了摸鼻子,总觉得,因为他忘记是哪家出版社所以向全城所有g字开头&30340;出版社投稿什么&30340;,显得他很笨&30340;样子。
“我怕你被拒稿!”他扭头,努力摆出一副理直气壮&30340;表情,飞快说:“所以就帮你多投了几家出版社!不用太感谢我!”
“哦?这样啊。”林无咎笑眯眯问道:“我记得我只投了一份稿子,你是怎么让那么多出版社都收到我&30340;投稿呢?”
杰克眨了眨眼睛,怎么总觉得兰斯&30340;重点有些不太对?他还以为他会责怪他做了多余&30340;事。
“复制咒啊。”他说:“很简单&30340;。”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兰斯双眼似乎在发光?莫名让他想起了那些大蜥蜴发现金矿时&30340;表情。
他情不自禁后退了一步,结巴了一下,“怎、怎么了?”
林无咎有些急切地问:“你一天最多可以复制多少份物品?”
“我没算过。”杰克困惑地想了想,“大概,能有几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