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松回到公司,将那一袋子试卷交给了岳虹,让岳虹安排人抓紧时间批阅,然后统计好分数,明天之前发给他。
岳虹其实挺无语的。
杨文松这次去云大招人,也太儿戏了。
就只是让人做了份试卷,然后按名次招录?
这到底是公司招人啊,还是学校招生啊?
岳虹还建议过杨文松,可以把笔试的通过名额,增加到四十个人,甚至六十个、八十个,然后呢,再安排一轮面试,通过面试淘汰掉一部分人,再安排半年的实习考核,再淘汰掉一部分,最终留下需要的二十个人。
但杨文松说不用那么麻烦,就只是招个操盘手而已,一轮笔试就足够了。
岳虹说,就这一轮笔试,无法保证就能找到最优秀的学生。
也许有人没有发挥好呢?有人超常发挥呢?
结果杨文松一句话就让岳虹无言以对。
杨文松说,谁说我要招最优秀的学生了?
岳虹都愣了。
公司招人,不都是尽可能的招最优秀的吗?
难道放着优秀的不要,要那些不优秀的?
杨文松也没有跟岳虹多解释。
因为系统的存在,所以杨文松对于操盘手的要求就只有一点,服从。
绝对的服从,不折不扣的执行他的交易指令。
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
而太聪明的人,大多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这一点,在之前有过教训。
最早的时候,有几个交易员,很有自己的想法,杨文松给他们下达交易指令,让他们在哪里进场,在哪里出场,他们总是有所质疑,觉得可以在更低一点的价位进场,在更高一点的价位出场。
而结果自然是,指令没有执行到位,导致进不了场或出不了场,让杨文松亏了不少钱。
遇到这种情况,杨文松一般会给他们两次机会。
第一次,杨文松会警告一下。
第二次,杨文松再警告一下。
第三次,滚蛋。
反倒是那些看着不是太聪明的人,都会老老实实的按照杨文松的交易指令来执行。
当然了,太笨的也不行。
像那种笨手笨脚的,下个单子都下半天,还动不动下错了单子。
这样的例子之前也有过。
所以,杨文松现在对操盘手的要求就是,不能太笨了,也别太聪明了。
这份笔试试题,其中有好几道题,就是考察纪律服从性方面的。
那几道题,也是杨文松重点关注的,所以刻意给那几道题的分数很高。
基本上,这一份试题,足够挑选出杨文松需要的人,实在不行,后边再淘汰嘛。
把试卷丢给岳虹,杨文松又去餐厅吃了个饭。
中间跟郭长春那边联系了一下。
郭长春的效率很高,经过连夜突审刀疤三和朱立伟,两人交代了不少关于马洪仁和乔瑞民、于东平的罪证。
杨文松看了一下,这些罪证若是属实,那足够将乔瑞民和于东平枪毙十次了,马洪仁也得进去蹲到死。
只不过,这些并不是杨文松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