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译人才本就紧缺的情况下,学校也不可能配备大量翻译人员参与到坦克设计过程。
“这样啊?谢威,要不你跟学校反应一下,从541厂借调一批技术人员?目前201所跟617厂任务都不少,能支援我们的技术人员不多,人手太少会严重影响进度。”
祝老总向谢威提议。
之前谢威跟着李瑞校长找他们的之后,李校长又从201跟617借了一些技术骨干。
哪怕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也参与到这里面来,人手依然不足。
“好。”
541厂的建设已经停止,未来也不可能再继续建设。
目前,已经开始利用厂里的设备跟技术基础开始转向,现在正在搞130轻型卡车,也不知道搞成功没有。
“从541厂借调人员,他们能同意?”
谢威当即就去找了张鸣秋跟刘德宝。
倒不是谢威不想去找学校负责劳资的副校长,想要从541“借调”他们的技术人员,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541这个从一开始定位亚洲最大坦克生产制造的基地,肯定不会继续建设下去了。
可不管是部队还是厂里,都不会这么认为。
甚至主管的五机部都不会认为541坦克基地最终不会生产坦克,而是全部都转型了。
七机部下属单位单位向五机部下属核心单位借调核心技术骨干,还是借了不打算还的那种,哪里是下属单位一个副负责人能解决的?
只能让张校长跟刘书记联系李校长。
“541厂的工程建设已经暂停建设,那边厂里不仅有从617抽调的大批技术骨干,也有不少留苏技术骨干跟国内第一批坦克专家……”
谢威提醒两人,“学校想要尽快完成坦克设计研发项目,以目前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而541那边这些专家跟技术骨干,又因为厂子尚未全部完工,这些专家跟技术骨干又没有研发任务……”
“那我们立即联系李校长,只有他能解决这问题。”
张鸣秋知道了谢威的目的,没有任何犹豫。
他知道自己搞不定这事儿的。
“那行。”
谢威正要准备离开,被张鸣秋叫住:“谢威,跟艾哈默德将军的谈判,要不你也参与到里面?”
“还有什么谈的?上次都已经谈好了啊。难不成他们想要修改合作内容?”
谢威愣了,难不成巴基斯坦方面对之前谈好的合作内容不满了?
前几天接触艾哈默德将军的时候,他们也没提出要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是调整啊。
“这倒不是修改合作内容……他们也清楚自己的技术人员基础水平,要求我们不只是帮着培养设计人员,还需要培养生产管理人员跟制造的技术人员……”
“培养生产制造的管理人员跟技术人员?”
巴基斯坦方面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
本身给对方培养技术人员也属于合作内容,之前的合同中并没有这方面的条款。
巴基斯坦提出这要求,对哈工大来说就有些麻烦了。
哈工大只有设计能力,制造方面,也不可能所有零部件都由金工车间手搓,怎么帮对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