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带个系统穿三国百度百科 > 第145部分(第3页)

第145部分(第3页)

这两边都有战果了,赵飞这边,周仓虽然要比许褚和张辽差一些,但差的也不是很多,武力毕竟也达到九十了,而许贡则是一个文人,一番杀戮。许贡也是被赵飞给生擒了。

对于周喁和许贡,赵飞是让属下不得杀害的,只能生擒,一来是不触怒盛宪和周昕,免得他们倾尽全军来攻击报复。二来,赵飞也是担心孙策的事情会重演。

虽然赵飞不像孙策那样因为武力高绝,就喜欢独自一人去打猎之类,轻而无备;但要是杀了许贡。他的门客可以刺杀死孙策,可见武力还是不错的。赵飞是有许褚保护,他也有系统在手,但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许贡并没有什么威胁,不是必须要死的人,赵飞也不愿意因为杀他就被刺客给盯上。

虽然王越都没有能够刺杀死赵飞,普通的杀手绝对不可能给赵飞带来伤害,但是多一事还是不如少一事。

如今周喁和许贡在手,赵飞也就有了可以和盛宪周昕他们交涉的筹码了。

这一战赵飞虽然胜利了,但也损失不轻,尤其是周喁的丹阳兵,战斗力还是极其厉害的,给赵飞大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赵飞这次是六万五千的人马,虽然打败了顾雍他们的十四万联军,但自身也是伤亡了三万多人。

顾雍他们还剩下六万多人,见三位首领都被抓住了,也就战意全无,都放下兵器投降了。

这一战也基本上宣告着赵飞去下了会稽郡了,山阴县只有两万人马了,郭异是无论如何也无力回天了。

赵飞自己则是和鲁肃一起,开始处理会稽郡的政务,安排六万多俘虏的安置工作。

赵飞派了张辽带了两万士卒去会稽郡的北部县城,防守吴郡和丹阳郡有可能的攻击。

然后赵飞再派了许褚带着五千人马,堵住山阴县东面的山道,然后给郭异下最后通牒,意思就是赶快不投降,三天内再不投降,等日后攻破了山阴县,就杀了郭异他全家,而现在投降,则是不会动郭异分毫。

郭异本来就不是多有野心的人,面对赵飞的威胁,他已经被十四万大军失败的消息给震慑住了,此时顾雍也被赵飞给抓了,顾家见大势已去,也不再帮助郭异了,因此三天后,郭异就派人撤去了山道关卡上的士卒,开城门投降。

赵飞得到了郭异投降的消息,自然是大喜,他目前的兵力也是捉襟见肘了,地方太大,需要防守的太多了,如今郭异投降,至少许褚和廖化加起来的一万人马可以动用了。

和陆家一样,顾家的势力虽然在这会稽郡,但他们的祖宅和族人居住地,都在吴郡。

如今赵飞抓到了顾雍,顾雍还不是顾家的家主,占领了会稽郡,也不代表着就是说顾家就必须来和他套近乎了。

目前顾家主要的骨干人员,只有顾雍一人落在赵飞手里,还没有到顾家必须低头的地步。

赵飞对于顾雍自然是极力的以礼相待,每日都去亲切攀谈,比之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有过之而无不及。

顾雍并不是太过傲气的人,他的高风亮节,并不就是他傲气非凡,而是指他品德高尚,待人真诚。

如今顾雍虽然输了,但他也是个坦荡君子,也输得起,不可能因此对赵飞有什么生气的地方。

赵飞的态度很诚恳,对于顾雍极其的客气,除了不允许他离开以外,其他任何的条件都答应了。

当然顾雍本身也不会提什么条件,每天赵飞在处理了繁多的政务之余,都会抽出很多时间来和顾雍谈天说地。

顾雍虽然心中还是很认可赵飞的,但是表面上一直都是不冷不热,面对赵飞的招揽,每次都是很客气但又很坚定地拒绝了。

赵飞面对顾雍的如此不识抬举,心中自然是失望外加恼火,要不是他看到系统属性里面,顾雍对他的好感度,每天都有所增加,那他恐怕早就失去耐心了。

不管怎么样,赵飞的决定是尽可能地去收服顾雍,毕竟这种内政大才,正是他极为缺少的。

这里要说明一下,张昭张纮的内政也是极为的厉害,但要说对整个东吴的影响,还是比不上顾雍的,因此才会说只有顾雍在内政上可以比的上诸葛亮和荀彧。

在历史上,虽然孙策临死的时候对孙权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但是当时是因为顾雍还没有做官罢了,并不能以此就说顾雍比张昭差,而且这句话也只是三国演义里面,正史上并没有这个事情的记载。

张昭和顾雍都是内政的能臣,但两个人的形象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昭向来疾言厉色,只要他认为自己是观点是正确的,就会直言不讳地对孙权进谏,常常搞得孙权下不了台,这情景就像一个唠叨的老人家训导小孩一样,颇有搞笑的意味。

当然这也是因为张昭是孙策留下来的辅政老臣,总有些倚老卖老的味道。

但顾雍却相反,他为人谦和,不发脾气,而且还不喜夸耀,但实际上,他所立下的治绩是非常大的,而顾雍态度温和的同时,也从不放弃真理,像张昭一样,只要是正确的,他也会坚持下去。

张昭过于耿直敢谏,因此孙权一直都没有把他立为丞相,这不是说孙权不是明主,只是张昭这样太过于直言不讳的臣子,也没有多少君王可以忍受的了。

孙权志向远大、自尊心强,而顾雍不像脾气火爆的张昭一样,老叫孙权掉面子。

顾雍无论对下属还是上司,亦或同级,其说话即便持不同的见解,也不会用非常激烈的手法去驳斥对方,而会从更加理性的方面入手,再引导对方走向自己的思维,使对方最后能够认同和理解自己的意见。

有时候,人们明明同意对方的观点,但总因为对方一开口就把你之前不太正确的观点给反驳了。

比如“只能说你是一派胡言!”“又是一个不懂事的!”“你肯定是错的!”“你这样说不过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已”等等类似于这样的话。

这些话太过了,总使得自己下不了台,为了“挽住”自己的“面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