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边镇竟然拥有媲美大楚的底蕴,不仅在粮草上,实现了自给自足。
还在突厥与大楚的地缘战争中,展露出近乎可怕的气魄。
所以,在圣昌二十四年,项济回归洛阳时,
北疆双雄的名号,已经响彻整个大楚,
天下郁郁不得志,徘徊在苦难中的族裔,陆陆续续选择了投靠赵王麾下的各方势力。
在这个赵人力量迅速膨胀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庞杂的势力也是在所难免。
当然,绝大分部宗族,都只是为了求一条家族兴旺之路,
这跟赵国的战略是高度重合的。
不过,各路豪杰、英雄到来的大潮,也的确有一部分恶劣的族群,趁机占据了赵国的各个官位。
“嘿嘿……你容的下?”大通铺尽头,了然被皇帝抓住,但却神态自若的讥讽道,
“人与人的思维是不同的,人与人的认知也是不同的?”
“放眼天下,很多人谈到国仇异族,那是义愤填膺。可要说眼前的王员外欺辱,张地痞霸市,他们往往就避之不及,兴趣缺缺。”
“为什么?皇帝陛下,咱们永远无法理解一个蠢货在想什么!”
“他们可不会认为是皇帝放过了他们。反而会打心眼觉得,是自己有本事,躲了过去。”
了然的话,让大赵皇帝沉默了。
这番谏言,另一个大才王勃,也无数次的提过。
世人畏威而不畏德!
正是有很多人,对于善意的理解,狭隘到一种可怕的地步。
而了然这种水平的大才华者,就能清晰的意识到,
大楚也好,大赵也罢,
无数底层佃户、流民,看似可怜,生计艰难,立锥之地而不可得。
但千万不要片面的以为,他们忠厚老实,善良本分。
市坊里,两个伙计不会因为掌柜的欺压而咆哮,却会在卸货的时候,自己这边重一点吵架。
大庄园里的农妇健妇,不会因为主家的冷眼鄙夷而生气,却会因为厨娘少放一点盐,而破口大骂。
隔壁邻里为了一寸土而打架,兄弟分家因为一只鸡而老死不相往来。
天下悠悠,碌碌无为者才是主流。
赵国几千万人口,庶民、权贵多如牛毛,但其中有才有德者,寥寥无几。
很多人之所以看上去无罪,是没有能力,而不是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