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河在十月份水量很低,有些地方,淌马就能过去。
河北的这种河流特性,让它在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中,起不到多大作用。
这也是河北之地,失去燕山屏障后,无法防守的原因。
二十万梁国中军,驻扎在河间大营,
深蓝色的旗帜,延绵不绝,梁卒营房多如海洋,淹没了十几里平原。
这是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训练有素,甲胄齐备,兵马士气高昂。
梁军校场,兵卒出操的怒吼,与骑兵策马而过的轰鸣,成了河间郡梁军的鼎盛画卷。
可这份鼎盛,似乎因为帅营的争吵,而埋上了一层阴影。
梁国帅营,内中广大,足以容纳数百人在此地商议军机大事。
帅营后方,挂着一面巨大的山河图。
营帐前方座位,则围绕着沙盘两侧展开,
一共十六张坐椅,都是梁军赫赫人物。
帅位上,依旧是北伐大都督杨重楼。
但左右下首位置,却都换了人。
萧启鸿被梁国皇帝,拜为正三品上将军,负责协助大都督北伐。
同时,他还带来了梁帝圣旨。
帝都洛阳,对北伐军的将领配置,做出了调整。
梁军后路极为重要,皇帝要求萧世安率领本部精锐,进驻清河郡五龙山。
萧世宁也被皇帝派往阳城郡,集结北伐物资,帮助梁国北伐。
这种行为,梁军高层也不是傻子,隐隐约约知道什么事。
军中还有传言,萧世安接旨的时候,整个宣旨太监队,都是头皮发麻。
因为萧将军脸色一直阴晴不定,犹豫了十几息,还没接旨。
直到看见他看见,南阳庄园的老父亲来了,
萧世安才无奈叹息,接下梁帝圣旨。
梁国皇帝萧汉,无论是正统大义,还是手里的梁军家眷。
都能成为他控制军队的利器。
加之萧启鸿此人,却是内斗的一把好手,
故,九月底,
河间梁国军队的大量实权,
已经被副将萧启鸿,夺去了很大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