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乙支文德其实一直处于即将反击的状态。
他等待过很多次机会,但凡赵军出现问题,他都能立刻反击。
可到目前为止,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赵军似乎都逃过去了。
盘州之战,高句丽失去了野战的主动权后,
放弃辽阳地区,就是第一轮交锋。
高句丽有强大的山城防御体系,有代代相传的守城经验。
如果赵军不计损失,没有章法的进攻高句丽山城,
那损失惨重后,就轮到高句丽大军反击了。
可赵军一直很冷静,冷静的可怕。
他们根本不急,甚至到中途,就连朱雀将军李保,都去后方督办粮草了。
赵帝周云就跟铁了心一样,就皇位不要了,也要吃下高句丽。
鉴于这种情况,乙支文德很快改变战术,
果断采用山林战,将山城串连起来,消耗赵军。
善于搏斗山林的高句丽军队,虽然只能跟赵军打得五五开,
但在战略层面,已经起到了牵制赵军的作用。
甚至一度让武刚、程庆、梁标等大将,都遭到了很大的损失。
但沙盘前方,那道巨大的兵家身影,依旧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在山林战上,赵军不急不躁,
利用其强大的国力,兵卒轮换,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乙支文德一直觉得,天下兵家,只有了然和陆长生,能与他过上一两招。
可如今,见识周云对大兵团作战的掌控力后,
他才方知,何谓山外有山。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在那悬山之上,仰望周云,他才明白,过去的文德有多可笑。
但现在是第三轮了!
随着高句丽兵马的日渐收缩,散落的军队集中,
如果只是守城,高句丽反而更强。
因为打仗不靠炮灰,靠的是精锐。
杨家、高家精锐到来,青岭乌骨能用的精兵反而多了。
此消彼长,形势正在发生改变!
从此刻开始,赵军的补给线拉长了近千里,
且辽东土地泥泞不堪,长年气候寒冷,窗口期其实就几个月。
赵军运粮民夫的难度大了很多。
过辽河之后,路线曲折,必须沿着千山脚下,蜿蜒向前。
在鞍州跟在盖州,直线距离只差了几百里,
但赵军运粮的难度,可谓天壤之别。
沙盘上,乙支文德目光如炬,他冷视虚空中的周云。
抬手拿起一面小旗帜,缓缓落在了赵军的粮道上。
鞍州地界靠近辽阳,总体一马平川,骑兵还算是好防守。
可来到盖州之后,很多路线必须沿着千山,高句丽的精锐,要开始袭扰粮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