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卒的询问
伍长犹豫了一下,他摇了摇头。
“先不急,不知道他们是否有恶意!”
“你看他们迁徙的路线,沿着两郡之间的界碑,”
“他们既没有靠近我们的烽燧,也没有往郡城方向去的意思。看他们的方向,似乎要穿过整个州郡!”
“穿过整个州郡?”一旁的新卒有些疑惑。
“就是从我们武威郡和张掖郡的交界之地穿过去。”伍长分析道。
“这地方,两边都不愿意管,也管不过来。以前也有一些小部落或者商队这么走,图个清静,少点盘剥。”
“这伙人虽然规模大了点,但只要他们不主动挑衅,不进入我们的防区,我们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新卒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老卒则若有所思。
伍长心里却在打鼓。
三千多骑兵,这绝不是小事。
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边哨伍长,上面并没有给过明确的指示,要如何处理这种“路过”的大规模不明武装。
贸然上报,万一对方只是普通的迁徙部落,自己岂不是小题大做?
可如果对方真是歹人,自己阻拦不住,岂不是引火烧身?
伍长心中非常清楚。
如果真的点起了狼烟,激怒了对方。
比对方的人多势众。
他们这座烽燧几乎瞬间就可以攻陷。
最好的办法,就是装作没看见。
只要他们不来惹我,我就当他们不存在。
类似的情景,也在张掖郡的边境巡逻队中上演。
张掖郡的巡逻队队长,远远地看到了顾衍的队伍。
他同样感到了不安,但经过一番权衡,也做出了和武威郡伍长同样的选择。
“派两个人远远跟着,看他们到底要去哪。”队长下令道:“其他人,保持距离,不要惊动他们。只要他们不越界,不滋扰地方,我们就井水不犯河水。”
这正是顾衍选择这条路线的精妙之处。
两郡之间,三不管地带。
如果是小型商队,或者小型的部落迁徙。
这些士兵可能会因为油水,往往会刁难一番。
可是面对这种大型的迁徙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