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的,顶天了也就干个水手长机工长的,挣不到多少钱。”
石海洋很清楚,再过几年缺口太严重了。
因为前几年,海事院校毕业生太多,航运市场一下子萧条起来,导致他们几年得不到提升,很多海员纷纷转行了。
朱大海属于坚持到曙光的极少数人。
时间往后推移到口罩的年代,那就疯狂起来了。
只要是个人带个证书都能上船,而且还是高工资。
水手机工都是3000多美金一个月的。
哪怕大字不识一个,去航海培训学校培训出来证书。
都能挣到大钱。
此是后话!
“爸,素质低的人不要,你帮着把关,多去打听打听。”
“特别是喜欢赌博的孩子,千万不能弄到我那里去。”
父亲点点头,说道,
“放心,都是邻村的,一问就知道什么品行了。”
“不早了,睡觉,你明天还得开车。”
。。。。。。
石海洋洗漱后躺在偏屋的床上,准备睡觉。
乡村寂静的夜里,风吹过家前屋后的杨树莎啦啦作响,偶尔还会传来几声狗叫。
这村里老年人多了,壮劳力都不在家,他们每家都会养只中华田园犬看门。
他没告诉父母不在航运达上班的事情,省得他们郁闷焦虑起来。
提到培训船员,他想了很多。
连港有培训学校的,可以培养海员。
仲夏公司正在购买船舶,成为船东。
自己也可以成立船舶管理公司和派员派遣公司。
这样一条龙产业就妥了。
对了,这次去灌县,看看能不能申请成立个口罩厂,为今后做万全准备。
迷迷糊糊间。
鸡叫了。。。。。。
。。。。。。
同样的夜晚,空气中带着大雨初晴的清新。
黄总从楠水回到连港了,风尘仆仆,晚饭都没顾得上吃,就赶到了老板那汇报工作。
冀茉也在。
“仲总,冀总,调查清楚了。”
“石老弟在楠水得罪人了,还是个大人物。”
“就是在我们这刚调去楠水的那位。”
仲夏皱皱眉头,原来是这样,不过那位很正直的,在这里做了几年算是任劳任怨,名声一直不错。
“怎么会呢?石海洋是做航运的,跟他也不搭噶啊。”
黄总还是站着,因为老板没坐下,而是在踱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