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馗发现,自己这组中有一位八级尊者——姬衍;七级宗师包括他自己在内,共有十位;剩下二十位则是六级大师。
另外四个组的情况应该与丁馗这组差不多,曹泉按照实力来平均分配人手,编成五个战斗小组。
编组完成后,姬衍给每个人发了一颗海螺。
他对组员们介绍道:“这是潮音同心螺,注入精神力即可录入语音,凭借精神标识传递给另一只海螺。其有效通话距离约五十里,便于总指挥传达命令。
稍后你们记下我的精神标识,可向我发送语音;也可记下同伴的精神标识,便于彼此联系。”
丁馗翻看手中的潮音同心螺。
这颗海螺约成人掌心大小,螺壳呈深邃的螺旋状海蓝色,表面天然浮动着银丝脉络般的魔纹,触手温润如暖玉。
螺口边缘嵌有一圈莹白珍珠,中心嵌着米粒大小的“同心晶石”,注入精神力时晶石会荡漾出涟漪状蓝光。
螺体轻若空贝,尾端预留穿绳孔,可系于腰间或腕间。
当接收传音时,整枚海螺的魔纹会如呼吸般明暗流转,并发出细微的潮汐嗡鸣声。
他忍不住由衷赞叹:“瓮门岛不愧是瓮门岛,竟有如此精妙的工具,凡俗国度实在望尘莫及!”
一位散修模样的主宰骑士凑近,压低声音与丁馗攀谈:“这还不算什么,猎魔军团的装备比我们更精良。
平定兽潮只是临时战斗任务,我们主要去阻截中高阶魔兽残害普通士兵,应该不会有激烈交锋,用不上顶尖的装备。”
“阁下是?”丁馗敬重对方年长。
瓮门岛上以战力为尊,战力越高的人身份地位越是尊崇。
六级战力的大师在七级战力的宗师面前仿佛矮了一辈,显然丁馗尚未完全适应这种氛围。
“不敢当!在下公冶琛。”这位主宰骑士不敢在丁馗面前托大。
他已六十多岁,尚存一线冲击传奇骑士瓶颈的机会,但基本无望晋升史诗骑士。而丁馗前程远大,有望登临神座,与他绝非同一层次。
“哦,公冶大师。你参加过类似行动吗?”丁馗依旧十分客气。
“在您面前岂敢称大师。在下也是首次接战令,但曾与几位同伴深入北海冰洋,对兽潮中可能出现的魔兽大多还算熟悉。不知您方不方便给在下留一个精神标识?”公冶琛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他听说过丁馗斗气魔法双宗师的身份,认定这是自己这组除姬衍外最值得倚仗的强者,必须设法拉近关系。
“当然没有问题!”丁馗正想找人了解情况,相比之下听公冶琛说要比听姬衍说更好些。
他亲自在公冶琛的海螺上留下自己的精神标识,也在自己的海螺上记下公冶琛的精神标识。
此时,曹泉忽然飞起来,对练武场上所有人说:“战令中队集结完毕!请各位跟随各自的组长一起出发!”
说完他率领自己的组员率先飞下山。
姬衍一声令下:“各位,出发!”率领组员飞掠而下。
他们既不乘骑也不借助器具,径直朝着北面的海港疾飞。
这并非武殿或总指挥曹骥的疏忽,实乃曹泉刻意安排。
曹泉要求各组组长务必提升与组员的协同行动能力。
旨在令组长于行进间精准把握组员实力,至少明确何种速度适合全队同行,同时增进组员间的默契。
丁馗便掌握了所有六级战力组员的主修方向——例如公冶琛所修地系斗气功法,斗气可凝为铁角犀,虽飞行速度缓、距离短,却耐力惊人。
十位七级战力者皆能化翼飞行,此刻为迁就低级组员均未全力施为,真实战力尚难窥见。
姬衍则毫无保留,魔力翻涌间凝出一条火龙充作坐骑,焰光流溢的火龙在队伍中段巡弋,他不时提点着低阶组员。
这魔力凝聚的火龙与少典桓的灭归截然不同,澎湃的火焰跃动不息,使其更像一具跃动的光影聚合体。
经过四天的飞行,武殿战令中队全员赶到瓮门岛北部的一个海港。
一艘百米长的黑色巨舰停靠在码头上,这便是丁馗他们要乘坐的“玄灵戟号”。
“玄灵戟号”流线型船身由曜金玄铁与阴沉木交织而成,外层覆盖着深海寒铁锻打的甲片,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哑光。
船身两侧的纹路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无数次航行留下的痕迹,船板间流淌着淡青色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