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上进的人,会因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而振奋不已,从而越发图强。当他们
发觉自己的心血与努力全都付诸东流,那沮丧不已也是人之常情,在所难免。
久拖不决对于当事人自己也是不公平的。要知道让那些你明明知道不会有结
果的人多呆上一分钟,就无疑是在践踏他们宝贵的生命。这些时间原本可以被用
来找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如果我们能有足够的诚实,就该认识到自己的迟疑
不决,与其说是对当事人的关心,倒不如说是自己图省事。要么觉得他们做得够
好的了,换掉他们只会是天下大乱,还是省省心为妙。要么就是预感到事情处理
起来会很棘手,压力也大,因此为了不自添麻烦、自找难堪,宁可一等再等,就
这么等下去。
同时又遭到其他同仁的怀疑:“他们到底预备什么时候处置?
为什么还没有动静?”
根据《穆迪公司资讯报告》(M o o d y ’s pany Information R e p o rt s)
中所提供的数据,我们不难找出高层领导班子的替换频率。对于实现跨越的公司
和对照公司来说,人员替换在某一时期内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所
不同的只是替换的方式。
实现跨越公司高层人员的去留有两个极端,要么是在车上呆得很久,要么就
是匆忙下车。换句话说,实现跨越的公司靠的不是频繁替换,而是高质量的替换
来达到目的。
实现跨越公司的领导人不会追求这样一个领导模式:“先普遍撒网,后重点
培养”。而是走这样的一条路线:“我们会事先花上大力气进行严格的人员挑选。
一旦找对了人,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如果不合适了,我们也会诚
。txtsk。
实地去面对,这样我们可以继续我们的工作,他们也可以继续他们的生活。”
实现跨越公司的领导人从不仓促决策。他们一贯的做法是,在彻底否决之前
会花上一番功夫研究是不是只是职务不合适的问题。当科尔曼·莫克勒走马上任
之际,他并不是急功近利,不加思量,就来个釜底抽薪,把员工踢出急驰的汽车
窗外。相反,在最初的两年中,他把5 5 %的时间花在了领导队伍的调配之上。
高层管理的5 0个人中,或换人或重新安排职务的达3 8人之多。对此,他有独
到的见解:“在人员安排上花的每一分钟都是很值的,可以以一作十,抵得上后
面的几个星期的时间。”与此相同,在读过本章的初稿之后,艾伦·沃兹尔在回
信中也表示:你们提出的“让合适的人上车”的思想,很是中肯。还有一点也很
重要,我花了很多时间考虑和谈论位置分配问题,谓之“方钉进方洞、圆钉进圆
洞” 除了要雇用诚实有能力却尚未作出成绩的人之外,还要给他们一个合适的
职位,一个不行就试第二个、第三个,直至他们可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