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石像”旁边,铺着厚厚毛毯和垫子的木箱上,坐着一个身影。
爱莉希雅。
短短一个月,她仿佛又抽条了一大截,身量已接近十岁的少女。粉色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后,用一根简单的布带束起。原本带着婴儿肥的小脸轮廓清晰了许多,显露出未来倾世容颜的雏形。
那双紫水晶般的眼眸,依旧纯净,却沉淀了更多星光般的智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离愁。她穿着赛利亚妈妈用大人旧衣改小的、厚实的棉袄,安静地坐在那里,腿上摊开着那本心爱的童话书,却没有看。
她的目光,静静地落在身旁那尊冰冷的“石像”上。小手偶尔会伸出去,小心翼翼地触碰一下那灰白色的“石头”表面,感受着那份毫无生机的坚硬和冰冷。地下室里很安静,只有她轻柔的呼吸声。
“透龙…”她低声呢喃,声音在空旷的地下室里显得有些空灵,“今天阳光很好哦。彼得大叔新烤的面包特别香…赛利亚妈妈教我织围巾了,虽然织得歪歪扭扭的…约瑟夫爷爷…他今天又偷偷抹眼泪了,我知道,他舍不得我…”
她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沉睡的石头倾诉。
“不过,我们说好了的。”她的语气忽然坚定起来,紫眸中闪烁着不容动摇的光,“等你醒来,我们就出发!去看大海!去看高山!去看书里写的所有地方!去找…我们存在的答案!”
时间一天天过去。爱莉希雅白天会去孤儿院帮忙,陪其他孩子玩,听赛利亚妈妈讲故事,或者安静地看书。
晚上,她会回到教堂,在神父担忧而慈爱的目光中,抱着自己的小毯子,固执地钻进地下储藏室,睡在离透龙“石像”不远的地方。仿佛守护着一份无声的约定。
约瑟夫神父看着她日渐成熟的身影和眼中那份与年龄不符的坚韧与期待,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知道留不住这颗注定要照亮更广阔天地的星辰,只能将所有的祝福和不舍,化作每日更虔诚的祈祷。
终于,在一个雪后初霁的清晨。
地下储藏室那扇沉重的木门被推开,光线涌入,照亮了飞舞的尘埃。
爱莉希雅抱着一个小小的包袱,站在门口,逆着光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她已经完全是一副十岁少女的模样,亭亭玉立,粉发在晨光中如同流动的霞光,紫眸明亮得如同最纯净的宝石。
在她身后,那尊灰白色的“石像”表面,传来一声极其轻微、却清晰无比的——“咔嚓”。
一道细小的裂缝,如同苏醒的征兆,出现在石像的眉心。紧接着,细密的裂纹如同蛛网般迅速蔓延开来!灰白色的石屑簌簌落下,露出下面属于透龙的、略显苍白却带着生机的皮肤。
爱莉希雅没有回头,嘴角却勾起了一个无比灿烂、充满期待的笑容。她看着门外站着的、拄着拐杖、老泪纵横却努力微笑着的约瑟夫神父。
“爷爷,”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带着离别的伤感,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要走了。”
约瑟夫神父颤抖着伸出手,似乎想最后摸摸她的头,最终只是慈祥地点点头,声音哽咽:“去吧…孩子…带着主的祝福…和透龙一起…去看…看这个世界…”他的目光越过爱莉希雅,落在那正在苏醒的“石像”上,充满了无声的托付。
“咔嚓…咔嚓…”
石屑剥落的速度加快。透龙的眼睫颤动了一下,缓缓睁开。那双冰冷的灰色眼眸,在适应了光线后,第一时间就精准地锁定了门口那个逆着晨光、粉发飞扬、正回头对他展露最灿烂笑容的身影。
“透龙!”爱莉希雅的声音充满了雀跃,“你醒啦!我们出发吧!”
透龙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石质化的外壳彻底褪去。他站起身,走到爱莉希雅身边。目光扫过她脚边的小包袱,又看向门外风雪初停、阳光普照的广袤雪原。
休眠结束了。观测…或者说,新的旅程,开始了。
他弯腰,极其自然地提起爱莉希雅的小包袱,背在自己肩上。动作流畅,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次。
“嗯。”他应了一声,声音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往日的疏离。
两人并肩走出阴暗的地下室,踏入教堂温暖的光晕中,最后向泪眼婆娑的神父点了点头,然后,义无反顾地推开了教堂那扇沉重的橡木大门。
门外,是初升的朝阳,是辽阔无垠、覆盖着皑皑白雪的西伯利亚荒原。寒风卷起细碎的雪沫,在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仿佛在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往未知的星尘之路。
爱莉希雅深吸了一口冰冷而自由的空气,紫眸中闪烁着比阳光更耀眼的光芒,她率先一步,踏入了那片纯净的白色世界。
透龙紧随其后,灰色的眼眸扫过这片他观察了许久的小镇,最后定格在前方那个粉色的、充满活力的背影上。休眠带来的最后一丝迟滞彻底消失,脚步沉稳而坚定。
一高一矮两个身影,在神父无声的祝福和沃斯托克-51沉睡的轮廓中,渐渐消失在茫茫雪原耀眼的反光里。身后教堂的钟声悠悠响起,像是在为离巢的星尘和苏醒的石之人,敲响远行的序曲。前方,是属于他们的、充满未知与可能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