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略说道:“南疆若是不出兵,长安诸卫无法撼动北疆,大利郎君。”
“可石忠唐难道敢抗令?”何聪说道:“伪帝刻薄,什么义子,敢抗令回头就杀了。石忠唐是个聪明人,不会不知道。”
这事儿,有些古怪。
杨略说道:“如此,老夫亲自去看看,好歹,也为郎君探个路。”
……
夏末,田间的稻穗看着沉甸甸的,有些泛黄了。
农人们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憧憬着今年的好收成。不远处,两个小吏在笑。对于他们来收,收的赋税越多,就代表着政绩越多。
谁会嫌弃政绩多呢?
至于百姓的死活……和咱们有啥关系?
两骑沿着官道缓缓而来。
“今年看来收成不错。”何聪说道。
“南周也不错。”杨略说道:“今年有些邪性,收成格外好。”
“这是风调雨顺,伪帝大概又要说什么盛世了。”何聪笑道。
二人到了清河县。
清河是南疆节度使驻地,也是南疆最为繁华的城市。
到了节度使府外,杨略见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好热闹。”
“看,那是魏明。”何聪低声道。
魏明出了节度使府,看看左右,目光睥睨。
“此人乃是石忠唐麾下第一大将,若是能弄死最好!”何聪舔舔嘴唇。
“你去!”杨略看着他。
何聪苦笑,“将军舍得我去送死?”
“你死了,至少老夫的耳根就清静了。”
二人在清河县转悠了几日,城中突然开始抓人。
“说是有密谍呢!”
一个买菜的妇人兴奋的看着几个男子被拖出屋子。
“我们得走了。”
杨略发现不对劲,街道上的军士越来越多。
他们前脚出城,后脚城中就戒严了。
节度使府中,石忠唐在看着地图。
“南周那边使者来了。”
贺尊进来,笑道:“说是请咱们高抬贵手,让百姓敢出门收割。”
石忠唐抬头,“就说弟兄们填不饱肚子,要寻我的晦气。”
“和他们要些粮食?”贺尊问道。
石忠唐点头,“大事一起,钱粮为先,粮食总是不嫌多的。”
魏明进来。“国公,抓到了镜台的几个眼线,还有别的势力的眼线数十人。如何处置?”
石忠唐眯着眼,“拿下他们,就算是有残余的,想报信……告知各处巡检,但凡往长安去的,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