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德懒得看士卒领钱的花名册,他此时已经扫视了校场。
南营官兵已经站了半个校场,还有队列正在往里走,估摸着大约有两千人了。
后面还有人进来,看站位,魏广德估计五千人的编差距不大。
知道江南空饷严重,北地都很多,不过看着南营,似乎不是很多,这倒是稀奇。
身后跟出来的骆迁也急忙命令看守银车的士兵打开银箱。
箱盖打开,魏广德伸手从里面抓出几枚通宝,都是户部铸造的小银币。
放回去,又伸手往更深处抓出一把,还是一样的。
把银宝丢回箱子,魏广德又指指其他的箱子,说道:“都打开。”
十几个大银箱打开,魏广德每个箱子都一一查看。
一直看到后面几个装铜钱的箱子,魏广德才停下脚步。
如果是足发,也用不到这些铜钱。
但漂没过,自然就需要了。
看着箱子里黄澄澄的铜钱,魏广德这才点点头,再次看了眼校场。
士卒已经站满大半个校场位置,估摸着人已经接近四千,还有队伍在往里走。
“营里现在有多少人?”
魏广德随口问道。
“四千五百人,五个把总带队守卫城门和城墙,只能换班回来补发。”
骆迁上前半步答道。
“按你们的规矩发吧。”
魏广德不打算插手旧制度,这些人愿意站在这里,其实也就说他们是接受五成军饷的。
至于吴善言再克扣两成,那就意味着他们只能拿三成。
三成太少,才会闹将起来。
何况,他们是营兵,是招募来的,不是卫所兵,愿不愿意都必须来。
下意识的,魏广德伸手抓了一把身边钱箱子里的铜钱。
“咦。”
只是看看,魏广德还没太注意,可是抓到手里,不经意就拿到眼前,魏广德就注意到这铜钱貌似和他用过的略有不同。
放一块,黄澄澄的,自然不显眼,可拿到眼前,魏广德就注意到这铜钱颜色比他看过的略暗一点。
魏广德招来一个随从吩咐道:“把你身上的铜钱拿出来。”
“是,老爷。”
那随从急忙摸出钱袋,找出两枚铜钱。
京师出来,自然是京师宝源局铸造的铜钱,两相比较下,魏广德就注意到京城的铜钱颜色更正。
嘉靖朝是中国铜钱的分水岭,嘉靖以前铜钱以青铜铸造为主,之后则是黄铜为主。
也就是说,现在大明新铸的铜钱都是黄铜钱,户部是有规定加入多少铅、锌的。
可是魏广德手里两种铜钱,差别虽然细微但还是能一眼就辨认出来。
“这钱是泉州还是南京铸造的?”
魏广德开口问道。
“应该是南京吧,泉州府铸造的铜钱一边是在福建和江西那边流通,这银钱是兵备道送来的,想来应该是南京铸造后发运来的。”
骆迁小心翼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