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妖孽王爷请让道百度 > 第143部分(第2页)

第143部分(第2页)

百里明姝动了动眉头,双眼缓缓眯开一条缝,迎着风流光闪烁,她斜下蓝色的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瞧着叶修的侧脸,轻声问:“你信不信我对你一见钟情?”

叶修面不改色,道:“不信。”

说着他就加快了步子,这段路太长,他想尽量把时间缩短一点,不去涉及一些他不想谈及的话题。

怎知忽而,百里明姝轻轻抬手,微凉的手指间替他抚过额间和鼻上的汗珠。这一平常的动作,百里明姝带了柔情爱慕之意,却让叶修如遭雷击,继而像是受到莫大的刺激,直接跳上屋顶,背着百里明姝飞檐走壁起来。

他以最快的速度把百里明姝送回了行宫,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寝殿,将人放下,黑灯瞎火的,连歇都没歇一下转身就走。

百里明姝扶着墙,勉力站稳,迷蒙地看见窗外微弱的廊檐下的光映照着叶修的背影,低低问:“你有那么厌恶我?”

叶修平静道:“公主是聪明人,相信公主不会在叶修这里钻牛角尖,这样对公主只能有害无益。公主肯出面帮刘刖,就是帮叶修,大恩大德,叶修感激不尽,他日有机会,一定相报。时辰不早了,叶修告辞。”

这次叶修一次性对百里明姝说的话最多的一回,说完以后都不给她机会应一句,直接跳窗出去,瞬间消失了踪影。

暗处的陈明光看着叶修的黑影离去,又回头看了看赢华宫寝殿的方向,暗暗松了一口气。

长公主回来了就好,否则人要是不见了,他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

第二天,百里明姝就向北夏的皇上呈递了一份文书,清清楚楚地写明抓刘刖进戎狄军营的详细过程,也就是证明了刘刖的清白。早朝时,刘刖被绑了塞进大殿里来,他的生死存亡就寄托在这次的早朝会上了。苏若清让身边公公当朝宣读这份文书,李相听后站出来第一个不服,道是如果刘刖真的与戎狄勾结,那戎狄的长公主为刘刖说话也是理所当然的,此文书不足为证。

彼时苏若清只略略思忖了一下,便道:“爱卿说得有道理,朕亦是有此顾虑,因而宣戎狄长公主进朝对峙。”

说着就对公公做了一个手势,公公扬了扬臂间的拂尘,唱和道:“宣——戎狄长公主——”

李相身体一僵,脸色有些难看。

百里明姝一身窄袖长裙,鬓间各两根小辫子拢住了肩后满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轮廓深邃有致,尤其是那双眼睛,让文武百官见了不得不多看上两眼。她只对苏若清弯身行了一个礼,表示对北夏皇室的尊重。

☆、第50章:苏若清的后宫女人

苏若清道:“长公主,你能否将文书上所记载之事,与文武大臣们再叙述一遍?”

百里明姝侧身看着李相,李相容颜就一变。她淡淡然笑了一下,道:“方才我在殿外都听得清清楚楚,这殿里的臣子还没听清吗?是不愿意相信事实的真相还是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抓了你们卫将军的军事未杀,算是我作战的纰漏,使得他逃回大本营也并非我愿,否则,我戎狄也不至于输你们北夏一截。你们还有什么疑惑的?”她问李相,“你看起来不服?”

李相道:“长公主既然说因为战事上的纰漏导致失败,刘刖是原因之一,应是憎恨才对,为何长公主现如今还愿意站出来证明刘刖的清白?恐怕是同伙帮同伙才对吧?”

百里明姝则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同样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位大人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觉得我要憎恨你们才对,是刻意挑拨戎狄和北夏的关系吗?”李相有片刻的语塞,百里明姝又笑道,“况且同伙也不一定帮同伙,大人你觉得呢?”

李相冷哼一声,道:“戎狄战败,到头来还要帮助自己的敌人,简直愚蠢可笑!长公主当时未杀他,现在又帮他,不是串通好的是什么!”

“当时?”百里明姝斜眼睨李相,“当时我乃戎狄大将军,想杀就杀,不想杀就不杀,关你屁事?有种你也提枪上阵?”

“你!”

“北夏总归是战胜了我戎狄,我却是第一次听说臣子不仅不请赏三军,还要污杀功臣的。总之在我戎狄,是决计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这是北夏的事,作何处理与我无关,该说的我已说完了。”

苏若清尚未下结论,李相不罢休,又道:“无论怎么说都是长公主的一面之词吧,长公主说这刘刖是清白的他就是清白的,说他不是清白的他就不是清白的。可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

“至于这证据”,百里明姝掂着下巴想了下,抬头看着李相,笑得高声莫测,“确实我还保留一份书信,需要我呈给王上吗?”

李相一听,顿时失去了言语,额上冒起了冷汗。他怎么也没想到,百里明姝会亲自来这里帮刘刖作证。

“大人不必这么紧张”,百里明姝看得舒坦极了,莫说她,后面的叶宋也看得舒坦。百里明姝道,“书信什么的才是子虚乌有的,我做事从来不需要给人留证据,信则信不信就滚。只不过这件事还是留有你们自行去判断吧。”

李相沉吟了下,气势明显弱了很多,道:“老朽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大人请讲。”

“长公主如何得知刘刖罪行未定的,又是谁请长公主前来作证的?”

百里明姝却道:“承王上大恩,让我住在奢华的行宫。虽出行不便,但打听一点消息总该可以的吧,我本是想打听王上打算何时解我的禁的。”

苏若清听得明白,百里明姝分明是一语双关。

李相表情很是愤恨,但很理智地没有再争辩下去。继续争辩对他也只有坏处。于是最终他只好憋屈地请求皇上定夺。

随后苏宸又回禀了将军府斗殴一事,以及李故之死的调查结果,呈上人证名单和物证,证明李故虽为叶宋所杀,但其犯了军纪当杀,后有宰相府主动挑起跟将军府的争端,管家挑衅在先,叶宋为了自保才失手杀了人,依照律例当属无罪。

李相又被气晕在朝堂,苏若清命人抬着出去送回宰相府,让太医紧跟着前往诊治。

刘刖和叶宋都无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