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一家酒馆。
山东大地上此刻虽然是狼烟四起战事频仍,但圣人故乡倒还是一片太平气象。
毕竟是圣人家园,且又不是战略要地,任哪一方轻易也不愿招惹,所以此地到成了乱世中一片太平乐土。
“店家,来一道熏豆腐、一道鸳鸯鸡、一道家烧黄河大鲤鱼、四碗驴肉汤,八个烧饼。”
晌午刚过,店里来了四位客人。
一个长身玉立,翩翩公子。
一个清丽可人,显然是少夫人。
一个体态娇小,是个小丫鬟。
还有一个看起来粗壮魁梧、有些憨憨的年轻人,显然是公子的贴身随从。
他们还有车驾,下人,自去大堂里就餐了。
公子和少夫人带着两个贴身的伴当,却是进了雅间。
等菜上齐了,小丫鬟便去关了门,公子起身,推开了临街的窗子。
想起现在被留在上京城的孔拯,凭窗而立的杨沅不禁笑出声儿来。
“这儿是圣人家乡,我忽然想起孔拯来了,如今的孔家,还真是南孔、中孔和北孔,三家分立了。”
原本赵构南奔,再建大宋,南孔一派背着孔子和孔夫人的楷木像跟去了南方。
从此孔家就出现了南孔和北孔。
只不过,当初杨沅怂恿完颜驴蹄和完颜大睿造反,把当时正在济南府做客的孔拯掳到了东北,另立了一个衍圣公。
这一来北孔就名不符实了,所以变成了中孔。
杨沅并没有带着三千轻骑北上。
目标太大了,虽然当时瞒过了虹县的金军,但这一路北去,不可能不被金国察觉。
到时候,他这三千轻骑,对金人的诱惑,将比那数万义军更大。
如今中原大地上重兵云集,一旦成为众矢之的,后果不问可知。
所以潜入金国之后,杨沅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了。
杨沅早就做了第二手安排,并已开始行动。
三千轻骑被他安排着,沿两淮路线利用骑兵优势骚扰金国边地,却并不深入。
感觉上,是由于金国防范太严,三千轻骑不敢轻易深入。
而在靠近大宋边防线的位置,他们三千轻骑往复奔袭,便不用担心被困住或是被截断退路。
他们一旦发现不妥,随时可以跳出重围,返回大宋一边。
而杨沅则是轻车简从,只带了吴幼瑶和椿屋小奈还有杨寿,四人乔装进入金国腹地。
他们的车驾随行人员,都是“同舟”的秘谍,俱都精于伪装。
杨沅一行人目标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沿途打探消息的事情,都是由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车夫、随从还有暗中伴随人员去做的。
饭吃到一半,便有消息送来了。
“最新收到的消息,山东义军主力,如今在青州一带活动,还有一些余部,流散于其他州府……”
斥候这边汇报着,椿屋小奈已经摘下腕上金镯,那镯竟是中空的,里边藏着一张绢制的地图。
小奈把它铺在案上,杨沅仔细看着上边的城池和路线图,吩咐道:
“继续打探,消息越详尽越好,餐后我们先往孔府一趟,便即启程,先去泰安,再赴莱芜,绕过济南府,往淄博去……”
小奈认真记下路线,然后把地图又重新卷好,收回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