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太子……还要多依仗十三弟呢!”
可震撼归震撼,能不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对此朱咸铭心里其实没底。
“是!”
若是以往,宝钗不会表现说得这么明显,但如今东宫监国声势大涨,她也不得调整襄王府的态度。
诏书一式两份,除了在襄王府宣读这份,还有一份会送往辽东去,除了褒奖朱景洪还会赏赐燕辽官员。
“你的话……我记住了!”
奏报看望,朱咸铭心情大好,当他拿下一份奏报时,才发现还有一份朱景洪的请安折。
当然,对听旨的宝钗来说,她的心里只有惶恐不安。
不战而屈人之兵,皇帝仁德感化天下……大明是何等蒸蒸日上。
“弹劾王爷的奏本就没停过,如今府里风头太盛未必是好事,福兮祸所依……你们要明白其中道理!”
即便没有亲临现场,仅从汇报的内容也可得出,现场效果绝对非常震撼……
普通人一生孜孜以求的东西,于这姐妹而言已可等闲视之,少时的美好回忆是她们难得珍视的东西。
“朝鲜认罪……哼哼……还算他们懂事,一意孤行只有死路一条!”
现如今,西北的战事毫无进展,在某些方面明军还吃了亏,朝廷上下已有一股暮气。
“刚才我的话都听明白了?”宝钗肃声问道。
倒也不完全是为吃饭,他找皇后是为商量奖赏宝钗和朱景洪,二是为了聊聊朱云笙的婚配之事。
“听明白了!”几个女人答话道。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可能因此产生大变故,襄王府虽是可能被打落云坛。
三天前他收到了辽东急递,主要内容是阅兵的方案,其中详加阐述了阅兵仪式涉及的兵力,以及需要消耗弹药等物。
相比之下,各府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无疑更加生动有趣一些!
转眼又是几天过去,时间来到了八月下旬,金州的消息传到了京城。
这话元春说得心口不一,如今她和太子对朱景洪无比忌惮,已经把他和老六同等对待。
“儿臣朱景洪谨奏,叩问父皇圣安……”
转眼又是两天过去,时间来到了九月初一。
“姐姐既已说了这话……往后真有什么要帮衬的,我一定会开口!”
此时,这姐妹二人坐在襄王府后园,相互之间聊着过往的一些事。
看奏本的时间既慢又快,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
可以说朱景洪在哪里,机遇就会到哪里,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那个人的手下出了事,被人拿住把柄做文章,那个就得承担管理责任,一起连带着遭受处罚。
但好在朱景洪是个直人,宝钗又和元春是姐妹,所以襄王府的威胁虽大,某种意义上又处于可控状态。
换句话说,朱景洪驯服朝鲜这件事,已被皇帝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这意味事情走向将超出前者预料。
“元春姐姐……实在对不起你了!”宝钗心中暗暗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