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的祭祀之法,从刚才的言谈来看,应该都是同意的。”
“祭祀之法。”
“这一次的祭祀之法,祭祀一脉会请出高人,真正的勾连泰皇帝君,落下玄妙之力,还望诸位勿要轻视。”
“否则,等盟约章程立下,果有一二反悔,倒霉的可是我等自身了。”
“那样的祭祀之法,祭祀一脉有两个条件需要我等应下。”
“其一,是我等将来复兴大楚,重建楚国的家国社稷,不得有异心,将来的楚王必须是先代楚王的后辈!”
“流淌着最为纯净的王族血脉!”
“楚王昌平君并无公子留下,先代楚王还是有的,我等近来也寻找了一些。”
“关于这个条件,诸位可有异议?”
“于此,我是没有异议的!”
“楚国,楚王,本就一体。”
“将来复兴楚国,定然要立下楚王血脉的后辈为楚王。”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觉得楚王血脉多孱弱而生出异心,必然被我等多唾弃,多共击之!”
“诸位,都可说说!”
“……”
“当如此,当如此!”
“这个条件是必须的,复兴大楚之后,若不是楚王的血脉子嗣登位,我等这些年来的辛劳有何用?”
“当如此。”
“我宋家是支持的,一定支持。”
“如景煜老弟所言,如果以后有人生出异心,生出篡夺之心,定是楚人的大敌,定是楚人的叛徒!”
“……”
“楚王的血脉子嗣为楚王?”
“这一点,在下也是没有意见的,合当如此。”
“难不成还真有人会生出异心?不会吧!”
“真要生出异心,那么,我等这些年来的辛劳,岂非都是为别人做衣裳了?”
“我等所为是为了楚国,是为了楚人,是为了楚王!”
“而非为了我等自身。”
“当如此。”
“……”
“这样的条件,无需祭祀一脉多言。”
“难道将来真有人会生出那样的心思?真有那一日,我第一个不答应!”
“……”
“……”
须臾间,附和之言不断,坚定之语不绝。
于祭祀一脉的这个条件,皆遵从,皆顺从,皆应允,与列此间,并无杂乱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