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陛下生气秋蝉感觉地将两个小丫头带走,杜芷书才是嗔怪看了眼陛下:“孩子还小,陛下怎能当着面说这些话。”
重光帝却是搂着杜芷书要腰身,笑道:“朕不是说实话么,皇后哪夜不是搂着朕入睡的?朕可没说皇后还光着身子呢……”
“陛下!”杜芷书抬手要往重光帝胸口锤去,却被拦下,小拳头包裹在重光帝手心。
凑过杜芷书耳边,重光帝缓缓说着:“好久不曾听见皇后给朕弹琴,偏心!”
杜芷书嘟囔着:“臣妾还记得陛下嫌弃臣妾的曲子弹得不好。”
“当时,朕没有用心,皇后再弹一遍可好,还是当初那个曲子。”
轻拨琴弦,曲调缓缓从指尖流泻,杜芷书的琴艺本就极好,重光帝本是撑着头听得入神,待曲子接近尾声,他才缓缓走到杜芷书身后,将她轻搂入怀:“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杜芷书停下动作,双手平放在琴上,突地一瞬转过身抱住重光帝,有些急切地吻上重光帝的双唇,带着几分撕咬,双手亦从重光帝胸口探入。
这番色中饿鬼的模样倒是让重光帝诧异,虽然喜欢杜芷书的主动,但也知她今日有些不对劲,遂握住她的双手,轻轻推开了她,担忧问着:“怎么了?”
杜芷书迷蒙着双眼,眼中的泪水好似一碰就落,只听她抿着唇,柔声道:“臣妾想和陛下再有个孩子,臣妾害怕,害怕会步大姐后尘,最终成为那样的妒妇。。。。。。”
重光帝一愣,将杜芷书揽入怀中,轻轻拍扶她的背部,安慰着:“不会的,朕并不在乎孩子。”
杜芷书闷在重光帝怀中,若是她抬眼,便能看见重光帝眼中的那一丝痛楚,可惜,她偏偏没有!
☆、第82章
安阳侯府的风波最后还是以家丁出来认罪告终,这样的结果倒是和大家心中想的差不多,别说安阳侯夫人打死外室的时候只几个家丁看见,即便是安阳侯亲眼所见,还能真拿了夫人判死罪不成?
安阳侯夫人毕竟是杜家长女,朝中有位高权重的杜将军,宫里又宠冠后宫的杜皇后,安阳侯这口气只能和了血往肚里吞,除非,他真不要日后的仕途了。
然而这个风波虽然过去,朝堂里又掀起一股大浪,前日早朝,杜将军递上了告老归家的折子,直到今日早朝,圣上终是批了,权倾一时的杜大将军突然退出朝堂,朝中势力又将来一次重新分配了。
杜府将安阳侯夫人从大理寺接回家的当天,杜芷书便让人把静儿蓉儿两个丫头送了过去,那两个丫头都大了,也晓得事情,总是哄骗行不通,大姐又性子高傲,一个人在娘家待着,怕想不通,送了女儿与她作伴解闷也是好的,只是这几日因为珺和生病,杜芷书几乎是衣不解带地照顾着她,如今实在不舍得再送她回去受罪,想着多留她一阵子。
重光帝下了朝,便看见杜芷书摇着拨浪鼓在哄着摇篮中的珺和,她笑得温和,俨然一副母亲的姿态。
“你若喜欢这个孩子,便将她留在宫里与你作伴。”重光帝一边说着一边走近,小家伙看见重光帝过来,竟也咯吱咯吱地笑开。
“还真是气人,臣妾逗弄了她许久,她都不肯笑,倒是陛下什么都没做,竟能逗得她开怀。”
“是么?”重光帝听罢,也认真看了眼摇篮里的小丫头,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望着他,睫毛很长,扑闪扑闪的,很是可爱。
“还别说,这丫头眉眼有几分像皇后。”重光帝仔细打量了珺和,说着。
杜芷书笑了笑:“这是自然,都说外甥像舅,外甥女像小姨也不为过。臣妾确实很喜欢这个孩子,不过总归是大姐十月怀胎生下来的,臣妾怎么好和大姐抢了这心头肉。”
“有何不可,孩子跟着你大姐也未必能养好,再者,她身边已经有两个丫头了。”
重光帝说完,杜芷书脸色微变,淡淡说着:“大姐再怎么不好,总归是臣妾唯一的姐姐,也是这三个孩子最亲近的母亲。”
听见杜芷书声音里带了几分失落,重光帝才是歉意地搂她入怀:“朕知道,如今朕的皇后心心念念都是她的父亲和姐姐,放心,朕舍不得让你难过。”
杜芷书回抱着重光帝,她也听说了父亲告老的折子圣上批了,如今杜家再不如从前那样威胁着皇权,陛下对她松了这个口,便是允诺再不会为难杜家了。
“这个孩子也是受了不少罪,陛下若喜欢她,多留她一阵子也无不可,不过,要留在宫里,总该有个身份。”
重光帝忍不住笑出声:“这是替你外甥女讨封号来了?封个公主?”
杜芷书摇头:“臣妾可没有这么贪心,臣妾觉着郡主已是很好了。”
刮了刮她的鼻头,重光帝点头:“行,就依你,珺和郡主,想来,这个名字还是朕赐的。”
“说明这孩子和陛下有缘分,日后咱们的孩子出世,倒是平白捡了个姐姐,只是不知,咱们的孩子怎么如此淘气,还不赶紧投胎过来!”
杜芷书拉着重光帝的手覆在自己的小腹上,重光帝却是抿着唇,神色淡淡地,只点了点头。
“对了,杜家还有个女儿?”
重光帝突然的问话,倒是让杜芷书一愣,抬头,呐呐看着重光帝,等反应过来,心中怒气腾升,没好气道:“可不是,杜家四姐妹,琴、棋、书、画,芷画是三叔的掌上明珠。”
“那丫头长得倒有几分像你。”
这话更是让杜芷书气不打一处来,陛下竟然连人都见到了?!她已经明面上拒绝了姑母,父亲甚至也应下她不再打着主意送芷画入宫,她相信父亲还不至于骗她,想来是三叔和姑母在背后搞鬼了。遂冷笑一声,道:“咱家芷画养在深闺,陛下从哪里见到了?”
“没见到真人,只是今日见到放在朕书桌上的画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