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妙拾回春 狐酒 > 第143部分(第3页)

第143部分(第3页)

二奶奶却冷笑一声,“前一阵子倒是传过韩阁老身体不太好,有可能举荐刘大人入阁,不过这种事情越是真的,这个时候刘家才越要夹着尾巴做人呢,刘岚娘那样的,纯粹是给她娘家惹事儿。”

温华了悟,“要真被人拿了这个当把柄闹起来,刘大人就难如意了……那刘家还不得把咱们家恨死?”

“那就得看刘家的意思是什么了,真出了个被遣回娘家的女儿,也是他家自酿的苦果,咱们太太虽说性子直,心里清楚着呢。”

看二奶奶神色,恐怕早就看刘氏不顺眼了,也是,刘氏那心眼儿没针鼻大的性子,能和她相处得好的,真心不多。

二奶奶嘱咐道,“这两天六弟就要回来,这事儿虽说跟你们本没什么关系,是你四嫂小心眼儿闹出来的,可难保外头会传些什么,你告诉他心里要有数,你也是,没事儿就别出门,好好养着——当初要不是刘岚娘瞎折腾,也不会闹得辅哥儿从胎里就带了弱症……呸呸,瞧我这嘴,这孩子以后准是健健康康的,一世平安!”

温华笑了,“承二嫂吉言,这孩子以后只要健康平安就好,别的都是次要的。”

不过,第二天从大太太那里得来的消息,就让她笑不出来了。

大太太说,“六郎去青州多则一年少则半载,身边不能没人服侍,你如今也不好跟着六郎远行,心里要有数,这段时间安排安排吧。”

温华没有发怒拒绝,也没有开口应下,只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不愿意再在大太太那里多待,很快找了个借口回院子了。

第246章 捋毛儿赌誓

想到大太太嘱咐的要给颜恕安排通房妾室;温华烦一阵儿恼一阵儿,甚至想着要不回永宁坊算了;眼不见心不烦;别人爱怎地怎地,反正她有房有地;又不是养不起孩子;将来孩子还可以跟她的姓;要是颜家将来非要把孩子留下;她就带着孩子回晋州,或者去福州也行。

趴在桌子上长长的呼出心口那一股郁气;使劲捶了几下桌子。

嫁了人才想起当姑娘时的好啊,

她告诉雁竹和千冬,“一会儿妙妙和铃兰来给我报账,你们俩把这院子上下都看看,有不合适的地方就规整规整。”

两人明白温华的意思,知道她正心烦,忙应下来——这是要给院子里的丫鬟们紧紧规矩,免得太太让六奶奶给六爷选通房的消息传出来后有人蠢蠢欲动做出丢人的事。

温华叹道,“说不定这两天又要有人生出事端。”

雁竹是小时候订过亲的,这事儿跟她没什么关系,底气足,劝慰温华的时候自是没有太多忌讳。

雁竹道,“您烦什么呢?其实这事儿本就不在您,太太想怎么样,最后恐怕还得看六爷的意思,要是六爷不肯,难道太太还强压着不成?”

“哪有不吃腥的猫,不过是毛捋得顺不顺罢了——”温华微微一怔,失笑道,“说的也是,他们母子之间能解决的事儿,我何必搀和进去,到时候里外不是人,岂不亏死?”她只要稳坐钓鱼台就行了。

千冬撇撇嘴,“姑娘这事儿您可不能听太太的,要不然以后哪儿还能有肃静日子?”说着,又抱怨道,“这叫什么事儿啊!到底是哪个在太太面前嚼舌,叫我知道了撕烂她的嘴!”

雁竹暗道这丫头倒是知道什么时候该犯傻。

千冬的话倒给温华提了醒,大太太把给颜恕安排通房的事交给她办,看上去不伤筋不动骨的,外人多半还要赞一声“婆母体谅”,可大太太平时并不是爱生事的性子,何况她现在怀着孩子还不稳定,大太太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多半有人撺掇。

温华心情好了很多,“小声些,左不过就那几个人,太太不也把这事儿交给我了?要是直接安排个人过来,那才让人头疼呢。”

温华原本以为一方面大太太是担心颜恕在外受罪,另一方面也是罚了刘氏和阚氏,顺带也敲打敲打她,让儿媳妇们都老实些,谁也不许整天只想着争风吃醋窝里斗。

温华觉得很冤枉,她巴不得没人来烦她,整天宅着才好呢,明明是刘氏和阚氏生出的事端,她却被祸及,真是池鱼之殃。

回头定要找出那个人来,她倒要看看,到底是谁跟她过不去。

颜恕出门没人照顾就要抬通房?这也要看爷们儿乐意不乐意。

颜恕身边原本的玉兰、栀芳、红芳、桢芳四个丫鬟,玉兰因为跟人吵嘴而被打发了出去嫁人,红芳、桢芳虽仍然在书房伺候,但颜恕如今看书都是在正房的小书房,并不常去那边,栀芳虽然还在院子里伺候,但她同时又管着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