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妙拾回春 狐酒 > 第129部分(第2页)

第129部分(第2页)

俞氏捏捏她的脸蛋儿,“看我做什么,去吧,今天事儿忙,我们是顾不得你了。”摇了摇手里的年礼清单,叫了杨氏一起去了中院。

回到住处吃了饭,温华想换了衣裳再睡个回笼觉,然而颜恕坐在书桌前看书,他这么待着,她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便琢磨着如何将他诳出去半天,自己好安安稳稳睡个回笼觉,然而不等她想出招儿来,就有前院儿遣人来叫,说是家里来了几位客人,都是学问极好的,趁此机会正好请人家指点指点颜恕。

这可是正经事,温华忙帮他换好见客的大衣裳,催他去了。

他一走,温华也没有心思睡了,在榻上歪了一会儿,琢磨着来的这几位客人会是什么人,若真是什么要紧人物,颜恕能不能给人家留下好印象等等。

好在颜恕也没有让她多等,个把时辰就回来了。

“几位先生说我文章格局是有了,就是策论上弱了些,叫我多看看时文。”虽然被拽去品评了一番,领了一堆的教训回来,他却丝毫不显得颓丧。

这让她心里安定了不少,迟疑了一下,问道,“明年的春闱……可有什么消息?”

他摇摇头,“几位先生口风紧得很,能为我点评一二,已经是看父亲和叔叔的面子了。”

温华心里疑惑,“怎么,情形不妥么?”

他接过热帕子擦了擦脸,随手拿起桌上的茶杯两三口喝下去,往圈椅里一靠,“今上离开京城在西北待这么些年,如今初登大宝,跟朝臣们,还有勋贵们,总要有一番博弈,朝廷如今求稳,自然不希望闹出什么事来,往年这个时候总会有些消息透出来,今年却半点儿动静都没有,今上究竟是个什么态度,还真不好说。”

温华见他一丝着急的意思都没有,想了想,道,“若是京城不能安定,做官也做得胆战心惊。不过听家里的老掌柜们说,这些年西北难得太平了些时候,多亏了今上那几年治军牧民,很是施展了一番手段,西北的大贼寇被围剿殆尽,虽然朝廷对边市有所限制,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商户们只要拿着王府开的批条和路引,往来都极为便利,为着这个,临近的外藩已经有好几年未曾劫掠了。”

这些倒是颜恕未曾听说过的,温华见他感兴趣,便将自己知道的尽都细细讲与他听,末了又道,“你若愿意听,过两天老掌柜们来交账,到时候多留他们一会儿,西北那边儿铺子里每年都要去个一两回,他们是见多了的。”

“那自然好,‘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叹道,“不出门见识一番还是不行。”

“主考官定了没?”温华问他。

“就是因为还没定,所以外面才议论纷纷,”他揉揉额头,“不过,听说前几日万安知县元衡范被召回京了。”

见温华一脸的不明所以,才想起她并不知道这些,却不愿随意打发她,遂解释道,“元衡范原是参知政事、国史馆学士,不仅是今上的舅舅,还是幼时的师傅。”

万安知县?参知政事?国史馆学士?温华眨眨眼,“他得罪谁了?让人从二品一路抹到底儿。”

这话说得俏皮,颜恕也笑了,想了想,“他原本学问是极好的,可就是不愿意科考,后来恩荫授官,做得倒也有声有色,只是他很看不惯先皇后,今上当初去北地就藩,他自请随行未成,那时候先皇后还只是贵妃,后来先皇有意封后,他又上表反对,被先皇贬斥一番,索性在封后大典前趁醉把国丈给打了。”

瞧着温华吃惊的样子,他笑了起来,略略压低了声音,“先皇恼他不留脸面,一天里九道旨意硬是把他一个从二品的参知政事贬成了知县,他上了请罪折子就去上任了,偏他是先皇后的亲弟,虽有不少人想藉着他升官儿发财,却挡不住几位老大人联名保他,何况先皇也不愿意处置他,竟是谁也奈何不得,听说,今上从登基到现在,已经下了十余道旨意召他回朝了,偏他行事古怪,到这会儿才回京。”

温华想了想,“从万安到京城也不过是半日的路程,这人还真有些意思。”

妻子和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颜恕有些得意,“听说这位当初还在京城的时候就是有名的‘不倒翁’,朝廷里各派争得再厉害,却没人能把他斗下去,总能化险为夷,虽说有那样的身份在,可若没几分本事,又焉能被先帝和几位老大人如此看重?先帝还在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说他必要回来,瞧着吧,以后有热闹瞧了。”

“老爷回来的日子有确切消息了么?”

颜恕两手枕着后脑勺,道,“腊月二十五府衙封印,今年青州的雪下得大,恐怕路上要耽搁一天半天的,好在青州不算远,”正说着,他忽然一个打挺坐了起来,“刚才在大哥那儿听说老家来信了,二叔二婶今年想来京城过年。”

温华一挑眉,“怎么这会儿才来信?什么日子出发?说了几号到了没?”

“这才是让人想不明白的,听说二叔那年落第后回乡读书,那之后再也没回过京城,如今已经七八年过去了,不晓得是为着什么事。冬天不好走水路,必然行程慢,他们定的日子又晚了些,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回来过小年。”

温华道,“这也没有几天了,怎么突然就说要来京城过年了?可是二叔家的弟弟妹妹要入学?”

颜恕摇摇头,明显不甚在意,“他家只有女儿,两个比我大的已经嫁了,还有几个……记不清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