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也是向那些拒绝征辟的高门子弟释放出这么一个信息,人才,不光是你们世家大族有,你们不为我效力,我就招揽寒门士子,愿意为我效力的人多是人,将来,你们可别后悔。
卫大衙内可没有想到一个招揽人才的办法竟然深含如此复杂的信息,难怪便宜老爹及一众元老和他的智囊团要如此大张旗鼓,弄得天下皆知,好吧,他承认,在政治方面,他就是一菜鸟。
封赏之后,升迁的官员办理好各种交割手续,陆陆续续离京,前往驻地上任,在此期间,秦帝国派出使者出使唐帝国,因为卫大衙内释放葛长青等唐帝国的世家人员,还有几万战俘,表现了足够的诚意,秦唐两帝国签下互不侵犯的条约,让卫大衙内等人都松了一口气。
帝国之间的战争,皆因各种利益而战,所以,这种条约有时候就象放屁一样,今天刚签好条约,明天可能就爆发战争,但唐帝国在此次大战中损失惨重,多少也有点伤筋动骨,短期内是不会再发动另一次国家级别的大战争,秦帝国也获得了喘息的时间。
至于那十万战俘,卫大衙内根本不打算释放,那可是免费的劳动力,唐王也不可能花费一大笔钱财赎回,贫民百姓在当权者眼里就如蝼蚁一般。
半月后,卓风行率三千虎豹铁骑风尘仆仆归来,仅休息了一天又踏上路途,赶往嘉月省,把卫夫人苏月皎等眷属及留任长安的所有官员家眷全部接来团聚。
帝国刚刚一统,还需要稳定,为赢取民心,卫煌施行了种种利民举措,除了减免税赋,还兴修道路桥梁等便民施设。
这些举措实施起来,一年半载内,帝国的财政收入肯定要减少,而且还得投入大量的资金,不得已,卫大衙内只能拼命的铸造铜钱,幸好祈云山双虎岗的矿藏储量大,加之投入数万战俘开采,采矿的速度提高了N倍,开采到的铜矿在短期内足够支撑大量的铸造铜币,缓解了财政紧张的问题。
所有人都在忙碌,卫大衙内的右军师巫悠更忙,连场战争,大量的青壮被征召,田地荒芜,粮食收成肯定减少,好些个战事激烈的地方出现缺粮,粮价飞涨的现象。
为尽快安抚民心,卫煌只能从各地调粮救急,卫大衙内不得已,下令巫悠重启货币战争。
要发动货币战争,就得大量铸造劣币,巫悠之前已经奉卫大衙内的密令玩过一回,秘密铸币作坊重开,自然是得心应手。
大量的劣币通过四海商会流向唐、晋、卫等帝国,大量的粮食、布匹等物资运送回国,为缓解粮荒问题,这一次的购粮大行动,四海商会得卫大衙内指示,仅是赚回本钱和运费,粮食低价销售给平民百姓。
此次发动货币战争的重点目标仍是唐帝国,帝国疆土与唐帝国接壤,国力也比唐帝国相对弱小一些,多年来一直受唐帝国的欺负,卫大衙内从穿越大陆到现在,已经目睹并参与了两次抵抗唐帝国入侵的战争,等唐帝国一缓过气来,必定还会发动对秦帝国的入侵。
所以,他必须搅乱唐帝国的物价,让他们的钱币贬值,物价暴涨,民心大乱,最好是暴发民变,如此一来,当权者忙着镇压农民起义,腾不出手来侵略秦帝国,而他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抓紧休养生息,储备战争物资,同时训练出强大的军队,等到时机成熟,他会让唐王知道屡次入侵秦帝国的后果。
所有的人都忙得焦头烂额,卫大衙内这个甩手掌柜也很忙,不过,他忙的是和家中的妻妾修练九阳神功,进宫不方便,而且还得偷偷摸摸的不让人知道,赶场的滋味可不好受,让他欣慰的是家中妻妾和谐,即便有些吃味儿,也没有闹起来。
哪个男人不想娇妻美妾,左拥右抱?家里红旗不倒,外头彩旗飘扬?
卫大衙内既有成就感,又有些负罪感,不过,这是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制旧社会,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甚至还有许多更邪恶的事,相比起来,他感觉自已算是个蛮善良的大好人。
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棒也能磨成针,经过这些天来玩命的耕耘,膝盖都磨破了,终于感动了老天爷,钟离胜男和晴儿终于怀上了身孕,把苏月皎等一十三位大娘小娘乐得嘴巴都合拢,孔蓉的秀眸里则多了几分的忧郁。
她是衙内明媒正娶的原配正室,享受和使用大妇的权力,只是,晴儿和钟离胜男都怀上了,她的肚子偏偏扁平如初,怎不令她心急与担忧?
身为原配正室,却不能为相公延续生下一男半子的延续香火,那不仅是极沉重的压力,而且是种罪过,正室的地位不仅不保,甚至可能被休掉。
在这个世上,除了夫家,她再没有一个亲人,如果被相公休掉,她还有什么颜面活在这个世上?
第202章 耕耘
当卫大衙内做贼一般从皇宫的侧门溜出来时,天色尚黑,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悄然回府。
每次都是这样,天不亮就被赶出皇宫,让他心里既不爽又无奈,现在还不能公开与武惠妃的关系,每次幽会非常不方便,他在宫里那啥,一众侍卫却要在外边熬夜等着,实在让他心里挺过意不去。
回到自已的将军府,想想几位夫人早已沉沉入睡,不便去打扰,他正打算钻进书房躺一会,路过孔蓉的院落里,看到她的卧房里边还亮着灯,窗门上还映着一道娇小的身影,不禁一怔。
他轻手轻脚的走进去,站在窗门外竖耳倾听,眉头不禁大皱起来。
房里有两个女人在低声说话,一个是孔蓉,另一个是卫大衙内的贴身侍婢小青。
孔蓉陪嫁过来的贴身侍女小雅在来长路的路上受寒生病,仍在调养之中,暂由小青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