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道包子免费阅读 > 第874部分(第3页)

第874部分(第3页)

文成渊面容冷峻,嘴角噙着一丝寒意。

燕皇缓缓开口,道:“戎国使臣,莫非到了此刻,你仍旧不愿辩解一句吗?”声音平缓,却好似有着无尽威压,重逾山岳,以沛然不可抵挡之势压落。

萧晨出列,快步向前行礼,神态恭谨,却无半点畏惧,“臣戎国使臣萧晨,参见大燕陛下!”

一丝不苟完成礼节,他才缓缓抬首,道:“陛下若是因为我戎国有罪,早已降下惩责,亦不会等待至今日。既然陛下以为我戎国无罪,臣自然无需解释。”

“哼!萧晨你休得狡辩,陛下未曾问罪是因仁慈,但本官身为御史大夫,便决不许世间存在对我大燕不恭不臣之辈逍遥法外!今日,若你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本官定要请求陛下,将你斩落在我大燕蓟都!”文成渊声色俱厉,眼眸等待雪白须发一阵颤抖,竟也颇具威势。

只是他这份强硬威势,却未曾取到任何应有的效果。

萧晨目光在他身上淡淡扫过,便再无其他反应。

燕皇沉吟不语,目光淡淡落在萧晨身上,不知心中究竟是何念头。

萧晨可以对文成渊漠然以对,但面对这位大燕之主时,还要保持足够的恭谨,拱手开口,道:“既然御史大夫质询,臣便解释一番,也好让朝中大人知晓。”

言及此处,他略微沉吟,缓缓开口,“戎国、羯国世代为敌,虽同为大燕附属国,却有极大自主权。大燕属国令有证,附属国度彼此间可自由选择战争和平,非影响事大,或造成生灵涂炭死伤惨重,大燕不得随意插手属国争斗。我戎国国主虽是陛下之臣,却非寻常之臣,既如此,御史大人第一条质询本就无法成立。”

“后陛下传旨,令戎国停止兵戈,其时我戎国已将羯国大军尽败,整个羯国已在崩溃边缘,若出军扫荡,顷刻可平!然国主依旧遵从燕皇陛下旨意,收拢大军,未曾继续出兵,如此,莫非不能体现我戎国对大燕恭谨臣服之心?至于后来对羯国用兵,缘由国主上修国主送达陛下御案解释清楚,至于御史大人所言羯国使团没有理由出手刺杀天使,此事臣心中亦有疑惑。但事发当日,羯国使臣定国公见事情败露,对臣痛下杀手,羯国使团修士纷纷反抗,臣无奈之下才下令调集亲军将羯国使团修士尽数斩杀,此事也就断了继续深究下去的线索,所以对御史大人的质问,臣亦不知当如何作答。”

第713章 无证即无罪

第七卷:百族试炼 第713章 无证即无罪

?“至于贡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之事,臣敢问礼部侍郎璋桓大人,不知我戎国朝贡之礼,在百国之中,除去三颗东洋深海珠后,以贵重程度排列,不知可排在何处?”

璋桓略微迟疑,迎对燕皇目光终归不敢作假,道:“戎国朝贡之礼,除去三颗东洋深海珠后,贵重程度在百国之中仍位前列。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百度搜索:16kbook小说网《》 。”

萧晨微微拱手,转身看向文成渊,道:“如此重礼,足以表明我戎国对大燕,对陛下的恭谨敬畏,既如此完全没有必要行这般龌龊且对陛下不敬之事。臣虽不知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然我戎国国势虽弱,但对朝贡之礼却极为重视,一应宝物乃是倾尽国库搜寻准备而成,万不敢蒙蔽陛下。这点纰漏,许是因夫人受诏前往蓟都时间仓促,准备贡品官员检查出错所致,又或者其中别有隐情,但请陛下相信,戎国对大燕,对陛下绝无半点不恭不臣之心!此事若陛下有意追究,我戎国可配合陛下追查,定能找出真相。”

“至于御史大人所言长街当众与人相斗,此事有蓟都令作证,臣亦承认确有此事。但缘由如何,莫非御史大人没有调查清楚,便可向陛下弹劾使臣吗?是日臣应燕明月大人之请前往一处酒家,是焦家公子挑衅在先,不分皂白对臣出手,臣为自卫方才出手将他们擒下。有关此事,燕明月大人当时在场,可为臣作证。若陛下需要求证,可传焦家焦云银上殿,当日之事便由他引起,臣愿与他当庭对质。”

文成渊脸色涨红,拂袖怒斥,“一派胡言,尽是狡辩之言!莫非以为凭此就能蒙蔽陛下,逃脱惩责,实在是可笑!”

萧晨脸色平静,目光落在此人身上,淡淡开口,“本公所言尽是实情,何来狡辩蒙蔽,御史大人身为言官之首,更应自律有度,不得以一己判断影响圣听!既然御史大人如此情绪激昂,想必手中已掌握了切实的证据。若当真可以证明我戎国大罪,本公甘愿领受陛下一切惩处,虽死无怨!但若是御史大人没有证据,本公虽是使臣,但亦代表着我国国主,受此污蔑还请御史大人就此给我戎国一个交代。”平静嗓音在殿内回荡,但其中一股强悍意志却清楚无比!

包括匈奴阿古达木在内诸多使臣,目光看向文成渊,心中都有冷笑。

这一番指责最为杀伤力一条便是戎国不顾燕皇旨意荡平羯国,但此事戎国给出的理由,却是羯国使臣刺杀天使,暗存不臣之心,为维护大燕,维护陛下威严而战!

换言之,这一战非但不应有惩责,还需一番褒奖才是。

若你真有证据,大可直接拿出,若是没有,这一番言辞便显得苍白而可笑。当真以为凭你一张嘴巴的推断,就能治一国之罪,未免也太过狂妄了吧!

各国使臣彼此间虽然不合,甚至互有间隙,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身份,那便是大燕属国之臣!

你刁难为难戎国,他们可以漠然无视,但将他们一应属国都不放在眼底,这些使臣岂会受这种羞辱。

“陛下,既然御史大人开口,想必正如青云公所言,不如取出证据,也好让人心服口服?”使臣中,其中一人上前一步,恭谨开口。

“臣以为正应如此,若无证据,便妄图治一国之罪,御史大夫未免太过荒唐了一些。”

“此番为戎国之事,但臣等已是附属国之臣,日后未必没有面对今日这般局面的可能。还请陛下一切以证据说话,莫要被人利用。若有证据,戎国自当严惩,若无证据,也请陛下还戎国一个公道。”

“请御史大人取出证据!”

大燕势大,威压各国使臣,但当各附属国使臣纷纷沉声开口时,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