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福去年才刚娶妻,孩子还没来得及要就被征发徭役,踏上西征之路。
如今伐蜀战役完美收官,可他却永远留在了那个陌生的地方。
蔡远山佩服郑大福的乐观,要是换作自己,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老母和弟妻。
入夜,百十号人来到汉江西岸,等待明日摆渡过江,江那头便是荆城的地界。
“终于他娘的快到家了!”
篝火旁,李二牛指着若隐若现的汉水对岸感慨。
“回去之后该好好种地咯。”有人跟着说道。
另一人却是面露愁容:“是啊,今年春耕都荒废了,今年的赋税只能靠冬麦,唉。。。希望老天保佑啊。”
这时,张闰土冷笑一声:“种地?想得美哦,今年伐蜀,来年呢?我可听那些个兵家子说,朝廷有意对扬州动兵。”
“还打?”蔡远山插了进来,“我们这才刚刚回乡,气都还没喘一口呢。”
张闰土食指朝上:“这个由不得你我,那是上面考虑的事,你我这等人能左右什么?”
“那……那咋办?”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声音里带着哭腔,“我阿母就我一个儿子,我要是没了,她可咋活。。。。。”
蔡远山心中叹气,伐蜀要用荆州人,灭吴还得用荆州人,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次他是侥幸活下来了,可下次呢?
“不想再被征走,只有一法子。”这时,一直沉默寡言的郑大福突然开口:
“回去之后,散了。”
“散了?”
郑大福点点头,眼神中带着无奈,这是蔡远山从未见过的模样:
“活不下去,那就只能跑了。”
“跑哪去?家里的地都不要了,跑外面更活不下去!”有人反驳道。
郑大福道:“只要想活命,总有办法。可以北上襄阳甚至是南阳,投个大户人家做佃户,总能活下来。”
“这。。。。。。”众人沉默无言。
郑大福忽然露出笑容:“谁说一定要打仗了?都别板着脸啊。”
有人松了口气,跟着附和:“是啊是啊,咱们在这自己吓自己!”
“哈哈哈。”
郑大福收起笑容,望着汉江江面。
他好想现在就过江,抱一抱他的妻儿。
。。。。。。。。。。。。。。。。。。
归途中的夏侯献于襄阳歇脚时,收到了来自扬州的请战书。
文钦这家伙动作挺快,郭淮前脚刚走,他后脚便带着部众进了寿春。
于是联合征东将军、徐州刺史胡遵一同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