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要悠着点,当心把你男人吸干了,以后就不能用了。”
“那怕什么,男人多着呢。”
贵玲用食指戮一下志红的额头:“不知害羞。你真舍得扔下陈友不管?”
“老吴,”贵玲叫来一个中年男人,“你不是吵着缺人手吗?这是冯志红,以后就协助你采购吧。”
她对志红说:“这是吴师傅,你就听他安排。”
“吴师傅好。你多关照。”
“好说好说。”吴师傅说,“你跟我来吧。”
听吴师傅介绍,志红才明白,邻村会馆的采购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两个会馆统一管理,倒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天天骑三轮车去菜市场。菜有人直接送到会馆,采购的主要工作是验货、称重、记帐。只有一些零星的辅配料快用完了,才需要去一趟菜市场。吴师傅说,不时去一趟菜市场是必要的,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了解市场行情,以完善对供货商的监管体系,杜绝漏洞。
志红心想,小弟能做这么大还真有他的一套。如果像自己想象的天天骑三轮车去买菜,花费更多的人力不说,浪费和混乱也是惊人的。
这时厨房里一个学徒过来说:“吴师傅,送蔬菜的来了。”
“走。”吴师傅领着志红往后堂走。志红见家芳正带着一个小伙子给一辆轻型货车下货,大叫一声:“家芳。”
家芳抬头一看:“哟,志红。你什么时候来了?”
“我昨天才到的。志刚叫我过来做采购,原来是你给我们送菜呀。”
“那太好了。以后你可要对我高抬贵手。”
吴师傅说:“高抬什么贵手?只要你送的菜附合要求,就没有什么贵手拦你。”
“当然当然。我肯定会把最好的菜送来。”
志红看着吴师傅怎么验货、称重、记帐,然后叫家芳在帐本上签字,并给了家芳一张进货单。家芳和志红打声招呼,便和小伙子开着轻型货车走了。吴师傅说:“家芳是我们指定的供货商,但是要提供我们指定质量、产地的蔬菜,她现在专做高档会馆和饭店的生意,提供绿色环保有机蔬菜。等我们在安徽的蔬菜基地产品出来了,还会让她负责运过来,同时委托她向其他饭店供应。”
“这么说家芳也当老板了?”
“差不多吧。反正她现在也是有钱人了,不需要天天起早上菜市场卖菜了。”
几天干下来,志红才知道采购部门的工作要做好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仅仅是每天称称重最记记帐。那么多蔬菜、肉类、禽类、水产和干货、辅料、调料,一般饭店里都是大厨需要什么就开单子让采购去买,但这样往往会误事,也不科学。哪些原料可以储藏、储藏期是多少,哪些必须天天买,应该选用当令蔬菜而不用大棚菜、还必须考虑成本,如何监督供应商是否供应指定产地指定质量的蔬菜,等等,都是采购员应该考虑的。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要有一个采购计划。采购部原来有两个人,两个会馆各一个,吴师傅是负责人,经常要两边跑,忙不过来。因为没人顶替,他很长时间都没有休假,早就要求给他增加人手了。
家芳和志红原来就熟,家芳好几次邀请她去玩,她都说刚来,要好好熟悉情况,没时间出去。她和吴师傅提起过这事,吴师傅说应该去看看,充分了解供应商企业的情况,是采购工作必要的环节。志红便在一次家芳送菜来,验过货以后,坐上她的轻型货车一起过去。
家芳在城郊结合部租下了一个占地10亩的大院子,有办公楼、仓库,还有停车场,每天都有上游供应商把蔬菜直接运进来,她分配以后再送出去。志红在办公楼门口看到家芳公司的牌子,叫上海家家芳有机农产品有限公司。志红边上楼边问:“家芳,你就是公司总经理了?”
家芳说:“董事长兼总经理。怎么样,气派吧?”
“真不简单。一个女人能做这么大,从小我怎么就没看出来你有这么大本事呢。”
“说实话,还得感谢志刚,要不我还在菜市场里天天辛苦。他把临村会馆和临村盒饭的供应交给我了,这才有了机会,我有了他一家,就能发展第二家、第三家。现在有几十家会馆和大酒店都是我供应。”
家芳的办公室比志刚的小点,也够气派了。志红坐到她的老板椅上说:“我坐在志刚的位子上,还只是感到新鲜,与我没关系,怎么坐到你这里就感到很亲近,好像我也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位子?”
家芳说:“到上海来,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大家都有机会。就是志刚的位子你也可以坐到。”
“那我可不敢想。”
家芳走到志红身边,把椅子推转了一圈,问道:“你说,晚上想吃什么?”
“吃什么无所谓。”志红说,“咱姐妹很久没见面了,一起好好玩玩。你还有什么节目?”
家芳附在志红耳朵边问:“给你安排一个男人。好不好?”
志红赶紧用双手把耳朵捂住,说:“快别说了。丢死人了。”
“好。那就带你先参观一下,然后吃饭去。”(小农民的桃花运:打工小子艳遇记rane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