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谷家在外滩西南许家汇地带,这地界在82年还不能完全属于沪都市区,往外看还能看到一星半点的农田。
冲十六铺码头跑过来,出租车一直跑了得十公里,这把麻六看的大为赞叹:“难怪都说大沪都、大沪都,这家伙可真大啊。”
陈谷下车后指着周围一圈说:“以后会更大的,我们这里别看现在发展还不行,以后发展肯定会很好。”
“你看沪都体育馆现在就落在我们附近,这可是全国目前最大的体育馆,能容纳万名观众哩,明年要举办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侬知道伐?就在我们沪都举办!”
“而且这次的全国运动会开幕第一天要举办人民马路运动会,政府已经登报讲明了,要发动十万群众上街参加呢,我也报名啦,到时候你们来给我加油助威伐,我去参加短跑比赛!”
“还有你们往那边看,看到那些高楼大厦了吗?哈哈,那就是我们沪都有名的九栋楼,怎么样,是不是很高?牛逼不牛逼?”
麻六配合的发出赞叹声:“牛逼牛逼牛逼!”
陈谷兴致勃勃的说:“王老师,你们社队企业不是办的很好吗?以后发了财来九栋楼买一套房子!”
“你们是没见过,那里面可好了,上下楼不用爬楼,跟在商场里一样,有电梯,坐着电梯轻轻松松就上去了。”
王忆摇摇头。
这年头的住宅是有电梯的是豪宅,等再过二三十年有电梯的可就不那么受欢迎了。
而麻六听的是大为向往:“要是哪天我和我媳妇能住上带电梯的楼房,那该多好啊。不过哈哈,我也就是想想,估计我死之前是住不上啦!”
王忆赶紧说:“呸呸呸,别乱说,你们俩肯定住的上,这句话你听我的,你想要住上带电梯的房子,那顶多二十年,我肯定能让你们一家住上。”
麻六以为他是鼓励自己,便豪气的说:“好的,王老师,我好好干,到时候咱们一起买楼,咱们两家住一起!”
王忆笑了笑没说话。
他应该是不会离开天涯岛的,他会一直守在岛上……
不对,96年外岛会遭遇一场海底地震,天涯岛人员损失挺厉害。
这样等到九十年代还真得来沪都大批量买楼房,到时候整个买下小区将全队给搬迁过来——
生产队的老人肯定不愿意搬进城里,所以不是完全搬迁,只要找个由头,每年发动全队来城里度个假就行。
他遥望着四周,琢磨着这件事。
看来还是得带领生产队使劲赚钱,只有赚到足够多的钱,才能在沪都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买楼……
他自己默默地思索,而陈谷那边还在给麻六介绍四周的建设、畅想未来的发展。
麻六听的比陈谷还要激动。
主要是他心里有了指望!
陈谷给他介绍说,这地方的房子并不算很贵——九栋楼不算。
这年头地角对房地产有附加价值但不像未来那么大,房子是否值钱还是跟建筑质量、周边生活的便利程度有更大关系。
像九栋楼属于沪都的标志性住宅区,是沪都的楼王,现在能住进那里面的都是上过报纸的人物,光有钱还买不到里面的楼房呢。
除了九栋楼,周边普通楼房的价钱是一个平方米为五百到六百元。
而这年头还没有公摊一说,所以一座现代化的套三房间也就五六十平方米——没有公摊也没怎么有客厅,不管沪都还是首都,八十年代初建起的房子都是小客厅。
那么换算一下,一套房子顶多是两万块。
麻六算过了。
他给王忆搞销售,一个月怎么着也能赚一千多元,去掉生活费满打满算至少能攒一千元,那么用不了两年他就可以在沪都买一套楼房了。
哪怕平日里开支多一些,那么无论如何等到他媳妇大学毕业,他们家里也能在城里买上房子。
这让他很激动。
他把自己的构想说给王忆听。
王忆说道:“对,你这么计划没问题,不过我不太想来城里住,我喜欢咱生产队的生活气息,也喜欢咱们社员彼此间的亲情关系。”
麻六说:“王老师我也喜欢这些,不过我要是有钱了,我还是要买房子。”
“这跟我的生活经历有关,我从小就流浪,居无定所、漂泊四方,所以我从小就想有家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