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又有战报传回京师,薛万彻率军已追上了阿史那多闻。
裴行俭先行,在六月中的时候抓住了阿史那多闻的尾巴,然后纠缠而上,斩首数百级,小胜一场。
阿史那多闻派一部数千人,想要围歼裴行俭部,裴行俭再次展示出了他那杰出的战争天赋。
尤其是在对战场的感知以及临机应变上,遍数军中将领,也少有人能及,这在去年平定契丹叛乱的战事中已有所表现。
去年的战事结束的时候已到冬季,所以李破命兵部,吏部给前方将士记功,却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在年末赏功。
因为今年的战事还是去年的延续,李破打算等辽东战事结束,再行论功行赏,所以今年众将的军职几乎都没有变动。
只不过今年能够参加辽东战事的,除了薛万彻,徐世绩两个以外,其他都是在去年战事当中领有军功的。
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变相的赏功之举,而苏定方,裴行俭等人都不是傻子,知道今年的战事可能已经是一锤子买卖了,所以各个争先,唯恐落于人后。
裴行俭先拔头筹,在突厥人转身来战之际,率军左冲右突,拖延两日之后,等来了程名振部,一举击溃突厥大军,斩首两千余级。
而表现最为惊艳的还属苏定方,他向薛万彻请命,率三千骑根本没管裴行俭和程名振正在与敌人纠缠激战,而是绕道而行,急行五日,终于在大鲜卑山东麓追上了阿史那多闻主力。
这个时候突厥人正在干什么?他们散布在草原上,追逐着北逃的室韦人部落,烧杀抢掠之间,也在急急补充大军的食物。
在室韦草原的中部,也就是室韦草原的腹地,已经把食人当做家常便饭的突厥人,疯狂如野兽。
抢夺室韦人的牛羊已沦为其次,杀戮才是主旋律,室韦人猝不及防之下,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就被突厥人突入了草原腹地。
室韦九部,当即就被突厥人破了三个,在苏定方率军赶到的时候,突厥人正在毫无顾忌的享受着他们的饕餮盛宴。
而室韦人的主部莫贺咄部一边带领各部向北迁移,一边想要组织反抗,可两三万人的突厥骑兵大举而来,急切之间根本无力抗衡。
室韦人曾经也是突厥人之役属,但当年室韦人南迁,受到突厥人驱赶之后,室韦人便不再尊突厥为主。
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突厥在东方草原的实力下降所致,从阿史那艾利佛到阿史那多闻,让突厥王庭几乎失去了对东方草原的控制。
室韦九部是比契丹主部更为强大的草原部族,他们据说是东夷人的后代,在大鲜卑山东北部草原发展壮大,和扶余人的轨迹相仿。
莫贺咄部就是室韦九部共尊的主部,地位和契丹诸部当中的大贺部是一样的。
室韦九部的联盟非常松散,相互之间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甚至于有些游荡在室韦草原上的部落并不承认自己是室韦人。
北边冰原上的一些部族时有南迁,他们和室韦人不论在长相上还是在生活习惯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从秦汉以降,中原王朝起起落落,而在遥远的大鲜卑山东北部,民族融合的戏码一直在上演。
而在这一年,突厥人和唐人一追一逃大举进入室韦草原,差点给室韦人带来灭顶之灾,如果苏定方所部来的晚一些的话。
苏定方率军奔袭千里,眼见突厥人主力就在前面,又只顾追逐室韦人的部落,没有任何防备。
苏定方哪还会有所犹豫?大喜之下立即率部向突厥大军发起进攻。
…………
时当正午,唐军将士远道而来,难免疲惫,可敌人就在眼前,战机稍纵即逝,一旦被突厥人察觉,也许只需要半天时间,突厥人就能重新聚集起来,苏定方兵少,突袭很可能变成突厥人对唐军的围剿。
狂追数日,哪能功亏一篑?
苏定方顾不得让大军休整,只稍稍列阵,就举起了手中的钢刀,狂呼杀敌,率军大进。
突厥人猝不及防之下,凡挡在唐军前面的,都被潮水一般涌来的唐军骑兵集群淹没,剩下的人则四散奔逃。
唐军骑队纵马向前,毫无迟滞,苏定方的战旗一直在骑军前方,引领着大军冲锋的方向,直奔突厥人聚集的中军而去。
奔驰十余里,阿史那多闻的长子阿史那格布聚集起两千余骑迎了上来,但仓促之间,毫无战意的突厥骑兵哪里是气势如虹的唐军的对手。
一个冲锋,唐军大破阿史那格布,阿史那格布死于乱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