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没捉到人,还得谢谢步军统领衙门的军卒的紧急出动。
毓庆宫的侍卫跟步军统领衙门的人顶上了,反倒是让那一伙人溜了个不见踪影。
最终,事情闹到了康熙的面前。
太子很干脆地请罪。
&ldo;都退下吧!&rdo;
因为这事儿牵扯到大阿哥的隐私,涉及到皇家的颜面,康熙不可能去彻查,只能和稀泥。
等到人都散去,太子则一本正经地望向康熙,道:&ldo;皇阿玛,儿臣可以肯定,外面的流言,是有人存心而为。儿臣盯上的那一伙人,一个时辰,换了四家酒馆茶楼,翻来覆去,说的都是一回事!&rdo;
&ldo;儿臣以为,此人躲在暗处,散布谣言,包藏祸心,还请皇阿玛能加派人手,将这些人全都捉拿归案!&rdo;
太子跪在地上,语态十分恳切。
康熙叹了口气,道:&ldo;太子,此事,不宜闹大啊!&rdo;
&ldo;皇阿玛,儿臣以为,此事必须以雷霆之势出手。儿臣感觉,这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流言散播看似针对大哥,实则,是在针对儿臣!&rdo;
&ldo;为何如此说?&rdo;
康熙愣了下,虽然没有证据,但康熙其实心里在怀疑,这些流言就是太子让人放出来的。可现在,太子却这么说,他倒是想听听,道理如何?
第三百二十四章歪打正着
&ldo;为何如此说?&rdo;
康熙目光灼灼地盯着太子,他曾怀疑太子。而现在,太子这么说,也是让他心头一震。深入思考一番,竟是觉得太子说的这个情况,还真的是有可能。
有些事情,要判断是谁在背后策划,就要找出谁是最终的受益者便可。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太子是整个事件中,明面上的受益者。毕竟,太子跟大阿哥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若非如此,康熙也不会怀疑是太子主导了一切。
如今,太子这么一说,康熙就开始深思,这一深思,他就被太子给带歪了。
阴谋论下,人人都是嫌疑犯。
太子见康熙已经入坑,当即开始掰扯。
从当初毓庆宫总管太监福伦背叛他开始讲起,一直到这甚嚣尘上的流言四起。
&ldo;皇阿玛,儿臣绝对不是有迫害妄想症!&rdo;
一番道理讲完,太子又来了这么一句。
事实上,太子一直想知道,福伦到底是为什么背叛他的,还卷走了毓庆宫的所有存银,甚至弄出了不少的外债。
他对福伦不薄,也不曾亏待了他,可结果呢,福伦差点儿没坑死他。
这个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太子却是始终惦记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