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里,轮不到你做主。”殷母大发雷霆,“你不同意也得同意!”
殷妙儿已有功名不假,但殷母的官再小,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况且,就算不是,此时朝廷以孝治天下,哪怕孩子已经位极人臣,照样得听父母的话。
殷母一声令下,殷妙儿就被关在了家里,连门都不得出。
嫡父私底下警告她:“我知道你素来聪明,和你说个明白。云闲已经自请出家,我允了。你若是敢跑,做出淫奔的丑事来,呵,你最多被革了功名,他非死不可。妙儿,孰轻孰重,你自己掂量清楚。”
殷妙儿沉默,半晌,问:“为什么不能如我所愿?”
“你还小,我们是为你好。”嫡父依旧是那句话,只是补了后半句,“云闲非良配,你听父亲的话,你好,你母亲也好,我们家会更好。”
第655章
昏暗的书房里,一灯如豆。
殷妙儿抱着腿,把脑袋搁在膝盖上,一动不动地坐着。她回想这几年发生的点点滴滴,心里茫然又无措。
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父亲母亲的考量,并不能算是错。然而,她的想法,难道又是错的么。夫妻要相伴一生,难道不该选一个喜欢的人,非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才算是好亲事?
假若只谈利益,何必以婚姻的方式缔结?夫妻何等亲密,同吃一桌饭,同睡一张床,更应该在乎心意而非利益。况且,古往今来,人们亦如此赞颂心意相通、情深不悔的爱侣啊。
她不认为自己想寻一个喜欢的人,是错的。
喜欢一个人,想与他朝朝暮暮,本是人之常情。
她没有错。
既然没有错,父母为什么不同意呢?就是因为这不是他们看中的人?真可笑,到底是谁成亲?他们不满意,她千肯万肯也无用,他们满意,她不同意也得同意。所以说,她根本没有替自己做主的权利。
一个大活人,不能替自己做主,必须听从父母。
——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生养之恩,自当回报,可什么事都由不得自己做主,子女和奴隶有何区别?
殷妙儿知道这个想法大逆不道,但无法控制地怨恨起来。因为她除了恨,别无他法。
就算如今已有了功名,朝廷发放禄米,能自己养活自己,不必叫父母养着,她也不能与家庭决裂,独自选择人生。
这是不孝。
不孝之人,轻则杖行流放,重则死罪。
不孝子,天下为之唾弃。
个人的力量,无法与整个世道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