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当倾尽他的所有。
在知闻的钟声里,于灵山的山脚,生得福相的永德山主,一步步地往山上走。
他的视角并没有青穹神尊那么遥远,他只知道即便加上三宝如来和命运菩萨,此战也无胜机。
但行之。
今来上生,今赴往生矣!
姜无量于山巅视‘下僧’,一时不见悲喜:“世尊以‘众生平等’为众生之敌,朕求‘众生极乐’,不敢侥幸。世尊已矣!朕德行远逊,唯怀世尊之心,不弃世尊之志……且行之。”
“方丈无须歉声——佛修空门非为空,是断烦恼故。了因果非绝因果,知恩图报是真禅!”
今日杀向祂的种种,祂都理解,祂都怀悯。
然而……然而路已至此,不得不行。
祂张开嘴,慨然作龙吟。
一条万丈神龙,缭绕千古紫气,从祂的右眸飞出——
霎时紫化为金。
新君即位的天子龙气,顷便化作佛陀座前的护法天龙。
就此下山去,迎向那位须弥山的执教者,未来弥勒的领路人。
弥勒侍者,命运菩萨,三宝如来……这三尊或许仅在阿弥陀佛之下的当世佛修,都来极乐世界,挑战意图主导“现在”的西天佛祖。
其为君也,天下缠白。
其为佛也,菩萨皆反。
“众生极乐”的确是一条信者寥寥的路。
不止神陆众生,诸天万界知此者,概莫能外。
走到今天这一步,“信者寥寥”是根因,剩下的都是结果。
今日提剑而来的姜望,也只是串起这些结果的线。
“并非众生皆醉我独醒,不是举世皆浊我独清。”
“不是正确属于少数人……”
“只是大家看到的风景不一样,相信的东西不相同。”
姜无量喃声:“再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处境吗?”
“想来是存在的。”
“割肉饲鹰是世尊。”
“净化魔毒是世尊。”
“救度人族是世尊。”
“教化妖族是世尊。”
“诸天救苦是世尊……”
“举世尊之成世尊。”
“为众生所弃者,亦是世尊。”
祂的眼里淌出血泪:“我怜众生!”
就在这样的时刻,祂的眼里映出一柄剑。
一柄古往今来都不见,超乎万世而独存的剑——佩流苏而镌云纹,布六礼而见天仪。
姜望悬而不发,但以慑之古今的……仙师许怀璋的剑!
从始至终这才是祂最无法回避的锋芒,真正的危险。
阿弥陀佛与观世音之间本有的因果,已经被姜望自剔佛性而断,故而祂不能再完全掌控姜望的战斗选择。
所以祂去追溯仙之一字,自视人间观自在。于四大天师家族,于观河台上曾有的天都锁龙阵,于仙宫时代遗留现世的一切可循之迹……慧觉现世,追溯仙师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