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们选一个好一点儿的铺子,早上卖面,下午卖卤菜,是不是一举两得?”钱林燕越说越兴奋。
两人很心动。
赵永霞属于比较保守的人,“可是租铺子要交租金,万一没客人怎么办?”
钱林燕有点点底气不足,“我们家的东西这么好吃,应该不会没客人吧?”
“我觉得大嫂的担心不无道理,二嫂你想,除了租铺子的钱,我们还得准备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这一笔支出肯定很大,万一没客人,那可就亏大了。”
张秀容也比较保守,现在每天赚五六两银子,她觉得很可以了。
钱林燕看着两人,“你们都不同意吗?”
赵永霞道,“要不我们问问泽清吧?”
祝泽清已经不知不觉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喜欢问问他。
祝泽清听了三人的话后,表示同意,只要铺子的位置好,可以实现双赢。
钱林燕积极促成这件事,“泽清,你眼光独到,帮我们挑挑,你选的店铺肯定生意好。”
祝泽清道,“我抽空去看看,要是找到合适的店铺我们就开,要是没找到合适的,就等等。”
“行,我们都听你的。”钱林燕暗暗期待起来。
院子里,大家都吃完了面。
祝村长道,“河山,多谢款待,我们就不打扰了。”
祝大年感谢道,“河山叔,谢谢,你家的面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面。”
大家纷纷说谢谢的话,然后回家去了。
家里没外人了,祝河山把门关了。
……
回去路上,祝大年满是回味地说道,“爹,河山叔家的面条太好吃了。”
“你没听说那是人家从食谱上学的?”祝村长背着手,慢悠悠地走,他也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面,一阵回味。
祝大年反应过来,“是啊,食谱可是人家的秘方。”
祝村长点头,“所以好吃是理所应当的,大年,明日你娘生辰,你去河山叔家切两斤猪肉头回家吃。”
祝大年点头不跌,“好好好,卤肉比面还好吃。”
父子俩说着话,慢慢回家了。
……
大家把碗收来洗了。
祝泽清坐到椅子上,准备享受一下这夜晚的宁静,他的古代生活太丰富多彩了,人犯都当了。
江一宁端来雪碧水,“喝点儿,我专门给你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