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乙方》的票房分账这两天刚到账,这部电影扣了税、制作成本200万和宣发成本85万,又给主创们分红,剩下将近2300万,再加上《赢家》盈利的那20多万,大概就是今年文华一年的净利润。
赚了这么些钱,按理说是应该给股东们分点红,毕竟剧组主创都分红了、员工们也都发了奖金,不过……”
于东说到这里,李光复笑着摆了摆手,“嗐,我当什么事了!林老师昨儿还给我打了个电话,公司现在正是发展的时候,哪儿哪儿都需要钱,有钱了也得用在刀刃儿上,分红这事不着急。”
“您局气,有您这样的股东,可真是我们文华的福分。”于东恭维道。
“不对不对,是林老师和您于总带着我发财。”李光复笑呵呵的说道。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李光复离开了公司。
他走之后,文华的员工们却聊开了。
“今儿可真是赚着了,不仅有奖金拿,还有福利领。”
“徐大姐,这人谁啊?怎么还给咱们发福利?”
徐大姐问道:“燕京三李知道吗?”
其他人点了点头,徐大姐说:“他就是其中一个,李光复,原来是人艺的演员,傍着总编的大腿发的家。”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大家光知道燕京三李有钱,但对于“傍着总编的大腿发的家”这件事却不甚了解。
发完了奖金,徐大姐今天的工作也完成了,随口给大家科普了起来。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前些年咱们总编有个外号,叫‘林半城’,这个林半城什么意思?就是房子多。
要不说人家有眼光,早早的就看出来了这燕京的房价肯定要涨,从八十年代那会儿就一直收房子。
这个李光复跟林老师在人艺认识的,他们家是燕京坐地户,祖上也阔过……”
徐大姐跟大家科普着李光复与林为民的关系,一直说到文华影视的诞生,文华的很多员工大多是这一两个月进来的,对于公司的情况并不熟悉。
“你们以为他为什么上赶着给咱们发福利?公司今年可不分红!这公司成立的时候,他就投了500万元,占了40%的股份,用金融术语说这叫公司估值过千万。
过了没几个月,人家香江的大老板主动来给公司投资,1500万人民币,就要15%股份。
你们算算,这估值涨了多少?”
有人惊叹道:“1500万15%的股份,一个亿,这快涨了十倍了吧?”
大家震惊不已,感叹:“这简直比抢钱都快!”
徐大姐问道:“抢钱?《甲方乙方》一部电影6000万票房,你说这公司值不值一个亿?”
“值啊!太值了!”
“所以说啊,人家这些大老板,可没有一个是傻子,光是精明也不够,还得有魄力。你们想想看,总编一句话,李光复就投了500万,搁你们,有这个魄力吗?”
众人互相看了看,摇了摇头,别说是500万,就是500块大家都得寻思寻思。
经过徐大姐一番科普,大家也算是知道了李光复和林总编以及国文社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