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来到沙滩边,赵富金她们还在嬉闹。
见他来了,赵富金与麻舒窈立刻跑过去,邀功似得展示战利品:“夫君夫君,妾身与悠悠妹妹捡了好些贝壳呢。”
韩桢轻笑道:“很好看,可以带回去养在鱼缸里,或者做成饰品。”
“奴和姐姐也是这般想的。”
麻舒窈笑靥如,眼中灵气逼人。
韩桢问道:“素衣她们呢?”
赵富金抿嘴笑道:“在逗郭索顽呢。”
郭索便是螃蟹。
司马光集注:“郭索,多足貌,躁动貌。”
郭索北方叫的多,南方则称尖团儿。
苏东坡就曾做过一首螃蟹的事儿: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韩桢吩咐道:“时辰不早了,该回去了,想顽儿明日再来。”
闻言,众女念念不舍的离去沙滩。
他们落脚的地方,距离海港口一里处。
靠着海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集市,祁蒙提议修建的镇子,就是此地。
到了傍晚,出海捕鱼的渔民归来,将今天的渔获摆在市集中,换些铜钱米粮,补贴家用。
韩桢趁机采购了一番海鲜。
回到客栈后,几个女人立刻围在木桶前,看着桶中各种奇形怪状、黏腻湿滑的海鲜,顿时满脸嫌弃。
赵富金问道:“夫君呀,伱买这些东西作甚?”
韩桢笑道:“自然是买来吃的。”
“唔!”
麻舒窈小脸一白:“夫君莫要唬人,这些一看便知是污秽之物,哪里能吃。”
傅清漪打量着木桶,说道:“尖团儿能吃,不过其他的奴就不认得了。”
“这些可都是难得的美味,夫君何时骗过你。”
韩桢说着,伸手在麻舒窈白嫩的小脸上捏了一把。
赵富金神色坚决的说道:“妾身不吃。”
“奴也不吃。”
江素衣与赵绿竹也附和一声。
“呵!”
韩桢只是笑了笑,提着木桶来到厨房。
见状,赵富金好奇之下,跟了上去。
进了厨房,韩桢吩咐厨娘将桶里的海鲜全部处理了。
厨娘是当地人,没少吃海鲜,处理起来极为娴熟麻利。
很快,一桶海鲜便处理的干干净净。
厨娘拿着兰蟹问道:“大老爷,这郭儿是蒸还是腌?”
“不用,我自己来。”
韩桢摆摆手,拿起菜刀,准备亲自下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