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讨好皇帝,让皇帝给高高的品级,还能惠及家里,那就说明,那姑娘是非常厉害的,这样厉害的人,能惠及家里,大家自然觉得是正常的事。
但,就算知道正常,估计她父亲也接受不了的。
孙堂妹想的不错,当孙大老爷过来跟孙老太爷和孙老夫人报喜,说托琳琅的福,官升到了七品,孙二老爷就受不了了。
他的确知道,受宠的妃嫔惠及娘家是正常的事,但也的确接受不了这样的正常。
说起来,孙二老爷现在一点也不喜欢孙大老爷过来报喜了。
一开始大房的人来报喜,他还能不当一回事,毕竟那时候的琳琅,混的还不怎么好,所以他还不放在心上。
相反,他那时还没找人了解宫中的情况,孙大老爷来报喜,让他能了解大房的情况,对他是好事。
但现在,不说他已经找人了解宫中的情况,甚至宫里就有自己的女儿,他对大房和琳琅的情况,是一清二楚的,根本不需要听孙大老爷过来报喜了。
相反,孙大老爷的报喜,给他带来了痛苦,导致他一点也不喜欢大房来报喜。
只是,人家又不是给他报喜的,是给孙老太爷和孙老夫人报喜的,他也不能阻止。
要是以前他可能还能阻止,但现在,大房越混越好了,他甚至不敢阻止,怕孙大老爷朝外说自己阻止他跟父母报喜的事,到时别人知道了,对他的名声不利。
毕竟以前孙大老爷要朝外说他的坏话,因孙大老爷毫无地位,就是朝外说,也没人听他说什么,他不用担心。
但现在,孙大老爷可跟他一样,都是七品,且琳琅在宫里已经是昭仪了,孙大老爷这官位,琳琅这位份,他再朝外说什么,别人会听他说的。
再了解了解当初自己做的那些事,他的名声还不要迎风臭十里啊,所以就算现在不喜欢孙大老爷过来报喜了,他也不敢阻止孙大老爷过来。
好在他已经送女儿进宫了,所以虽然大房的琳琅,升到了从三品昭仪这样高的位置,且还让孙大老爷当上了七品官,但孙老太爷和孙老夫人,也没再提跟大房和解的事了,他们大概在想着,等他女儿得宠了,他也能享受到这一切,所以才没提的。
但孙二老爷知道,这是暂时的,等他女儿一年两年要是一直不得宠,而孙琳琅依然得宠,甚至依然步步高升,孙老太爷和孙老夫人,绝对会重新提这个事。
他要不想自己听到孙老太爷和孙老夫人让他跟大房和解这种让人讨厌的话,就要指挥女儿,在宫里赶紧晋级,给自己带来好处。
当下孙二老爷便开始行动了。
他之前之所以没行动,是因为他这方法,有点风险,他怕将来带来麻烦,所以就一直没行动。
这方法也简单,那就是让女儿想办法投靠丽贵妃。
丽贵妃这么得宠,只要能巴上她,那不比巴上琳琅强多了。
巴上琳琅,还不知道琳琅会不会跟他女儿和解,愿不愿意帮,且就算愿意帮,孙琳琅也不是特别得宠,天知道有没有用。
但丽贵妃就不一样了。
丽贵妃这样得宠,只要能巴上,那肯定能飞黄腾达。
不光女儿在宫里能飞黄腾达,自己在外面,也能靠着丽贵妃娘家飞黄腾达。
而且自家女儿跟丽贵妃也没矛盾,巴结她,比巴结琳琅总要容易接受一点。
既然皇帝那边很难争宠,那讨好了皇帝的宠妃,也不失为一个捷径。
就是……丽贵妃这样得宠,只怕不容易巴结上。
还有一个风险,那就是,一旦他女儿打上了丽贵妃的人的印记,将来要是丽贵妃不得宠了,甚至在宫斗中失败了,出事了,那他女儿也会跟着出事。
正是因为想到这个缺点,所以孙二老爷之前才一直没打算行动,要是没缺点,他早行动了。
要是连丽贵妃都巴不上,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就只能让女儿跟皇帝说,她是孙昭仪的堂妹,看能不能晋级了。
不提这最后的招数,只说当下,孙二老爷让孙堂妹行动后,孙堂妹便开始想办法接触丽贵妃,看能不能坐上丽贵妃这条大船。
而宫外,孙二老爷也开始联系丽贵妃的娘家,看能不能搭上线。
一旦能搭上线,这事就好办了——就算女儿在宫里巴结丽贵妃失败了,自己在宫外,搭上了丽贵妃娘家的线,到时丽贵妃娘家跟丽贵妃提一句自己的女儿,想来丽贵妃会听娘家话,帮他女儿一下的。
不得不说,孙二老爷算盘打的还挺不错,就是,无论是他,还是孙堂妹,巴结丽贵妃,或者丽贵妃的娘家人,行动都不是很顺利。
这也很正常,因为,丽贵妃这样得宠,而丽贵妃娘家又是三品大员,现在还是子爵府,勋贵之家,烈火烹油,巴结的人不知道多少,无论是孙堂妹,还是孙二老爷,想巴结,都还要排队,因为巴结不上。